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家长学校>>亲子长廊>>共育沙龙>>文章内容
中三班: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发布时间:2015-05-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老师 蒋老师

一次采访冰心老人,我请求她:有一个杂志要编一本书,内容是决定一生的一句话,请您写500字,好吗?冰心老人快人快语,决定人生的一句话,就不必写500字了,只写一句我喜欢的话,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一、爱孩子是无条件的

父母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而爱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有了这样高远的想法,对孩子一时的得与失不会太过苛求,而是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向前。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

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期间,晚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你可要有点儿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这段时间你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一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分析,不就行了?

我说得很轻松、平静,女儿焦急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能考好?可是如果这时我一味责备,结果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与不安,还能有什么效果?再说,女儿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没有理由怪罪她了。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仔细分析了试卷,一点点帮助女儿认识和理解。这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所以,爱孩子,既要用心去爱,也要用脑去爱。

二、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在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这个孩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遗传呗!他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叫我住在姥姥家里。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

这个孩子的坦率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