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每个孩子心目中最初也是最美的故事情节。他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但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和小伙伴们会成为童话中的人物。这是令人兴奋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童话带来的美妙,同时,也有了无尽的遐想空间。我们家长也由衷地感到,开设童话剧表演课程,是一项非常好的幼儿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并不断深化。
一、让孩子在主题的理解中明白是非。
这次表演,我女儿所在的小一班选用的童话剧是《等明天》,其主题鲜明,它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不能拖沓等待.要有行动,不然就会有不好的结果。尽管我家女儿张艺培在剧中出演的是一个“反面角色”——总是“等明天”的小猴子,但是她清楚地知道小猴子的做法是不对的,现在就“做工“才是对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在家也会不断地用小猴子的故事来引导她,更容易让她接受,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让孩子在童话的记忆中锻炼表达。
记得我们小一班开始童话剧表演的第一天,张艺培回家就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们今天表演童话剧啦。”然后她用自己的语言断断续续地推述童话剧的内容:下雨啦,下雨…小…说…小公…说…尽管她的叙述有点儿颠三倒四,但是仍然能够听出故事的梗概。通过不断地表演训练,强化了孩子的记忆。等到演出筹备阶段,孩子描述的故事情节也有了一些条理性。
三、让孩子在顺利的表演中培养自信。
孩子在这个阶段是自我意识逐步成长的阶段,往往容易因为自我意识变强而羞于表现。这也是我们家长普遍都有的一种担心。此前的一个阶段,我家张艺培就有不爱表现的倾向。在童话剧表演的初期,小一班虞老师和白老师也都反应她在说台词的时候声音太小,动作扭捏。因此在家的时候,我和孩子他爸会要求她和我们一起表演,或者是我们做一些夸张的动作让她模仿。在她表演完一段后,我们都会鼓励她:“宝贝,你做得很好,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尽管她没有完全改正这个缺点,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正式表演的那一天,我们还在担心她上台后会紧张、会害羞,但是当我们看到她和其他的小朋友面对那么多的观众,从容顺利地演完全部的剧目时,既欣慰又感动。
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便惊喜于她的每一个变化,而她进人幼儿园之后,我们又不断地发现新的惊喜,甚感欣慰。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和老师的教育、陪伴、鼓励分不开的,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小一班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你们辛苦了,谢谢!
张艺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