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与幼儿共同创造游戏环境,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吸引幼儿主动、自愿、愉快、自由地参与游戏,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自主发展,并能健康地成长。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如今,家长们普遍都将孩子视为掌中明珠,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碎。其实,未来是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自己去走,未来美好的明天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该要采取循序渐进,耐心培养他们有良好的独立自主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让他们通过尝试体验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下面我就幼儿园游戏说说我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做主的一些措施和体会。
过程一、放开胆子大声说,奇思妙想论方案。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老师总是充当着游戏的主要角色,负责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工作,同时也是这些游戏环境的创造者和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对于孩子在活动中教师可能还起到了指挥和制定规则的角色。这些举措束缚了孩子创造性、自由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于是我思考反思了这点后我决定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让孩子制定游戏的方案。我问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做教室的主人,让你们自己选择想玩什么,你们会选择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觉得很惊喜,让他们当小主人他们显得格外有兴致,起初孩子提出观点的时候有些拘谨,第一个孩子小声的说我想弄个像《中国梦想秀》一样的节目,我们一起唱歌,他的回答瞬间让我很是惊讶,小小的孩子的想法竟然能够这么新颖、而且结合他的生活经验来说,我连连夸他说的很棒,给这个孩子大胆鼓励后其他的孩子看见这样的情况以后也跃跃欲试,有的孩子说要举办娃娃服装秀,为娃娃设计漂亮的衣服给娃娃穿,有的想要开个小银行,有的想开超市卖水果蔬菜,孩子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同时也充满新意、童趣,作为教师我很荣幸的在这次讨论中做了一名倾听者,没有做一个强势的决策者。为孩子们提供这样自由畅所欲言的机会既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又聆听了孩子内心的童真世界,让游戏真正源于儿童,为孩子带来欢乐。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商量将他们讲述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他们一起探讨游戏主题,最后决定将我们教室一角布置成为以音乐为主题的区角内容,并将孩子提出的各种元素融入在里面,最后一个区角变成了有彩琴叮叮响、娃娃剧场、敲敲摇摇、骰子摇摇乐。这个区域游戏将孩子真正感兴趣,喜欢的元素融合在里面,孩子们都对这个区域很期待,对游戏的兴趣提高了很多。同时我发现孩子的生活经验与游戏息息相关,孩子的想法都源于生活,他们从生活中习得经验并运用到游戏中。在制定游戏主题的时候我尊重孩子自由讲述主题游戏的意愿,而没有直接强制规定主题内容,在孩子提出自己好的想法创意时,也没有轻易直接的肯定或否定孩子的想法,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孩子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了。我创设了宽松,自在的环境和讲述氛围让幼儿大胆表达出他们的构思和想法。
过程二、齐心协力做道具
大的方案通过孩子们的创意和我的整理已经制定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将准备制作孩子游戏的材料,幼儿游戏十分重要的支柱就是环境,而环境中还包括了物质材料和前期游戏中所涉及内容的经验的丰富,好的环境它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构思,引起幼儿游戏的联想和行动。因此,提供好的游戏环境成为进行游戏的前提。在本次游戏活动我请幼儿自主规划场地,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他们一些合理的引领,我发现有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表达但是在参加这样规划的时候总能提出好点子,让我惊喜的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场地由孩子们规划好以后,游戏的材料我也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首先材料的选择上依旧是由孩子自由的提出想法,我在一旁则主要负责将好的点子记下,我发现孩子的点子都是源于生活中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借助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如我们的敲敲摇摇的提出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盆子能敲出声音,他们觉得很好听,他们就想怎么能让他们敲出不同的声音呢,于是孩子自发讨论说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能敲出不同的声音。第二天孩子就带了各种有趣的生活用品,于是敲敲摇摇的材料创设齐全了,娃娃剧场的道具都是孩子带来的各种衣服进行改造,有的则是用的垃圾袋,活动的材料都是孩子自主的选择,制订,而我则只做了些许的点评和适宜的引领,让他们的游戏有内容、有情节、有交往、有童趣、有创造……
过程三、“轻轻拿,小心别弄坏!”
充满童趣由孩子们亲手打造的创意音乐区域完成啦,孩子们都要进去试一试,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时的一些平时没有的表现,比如对待游戏道具的态度与之前的反差很大,由于道具材料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他们在游戏时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因为这些小小的东西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和“心血”,在彩琴叮叮叮游戏时朱俊小朋友突然大喊:“那个鼓槌轻轻拿啊,小心别把它弄坏了!那可是我和妈妈一起做出来的,你们要小心用,弄坏了就没了。”听到朱俊喊了以后,那个拿鼓槌的小朋友用两只手紧紧抓住并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琴的旁边
在一旁观察的我偷偷笑了,孩子认真地小模样使我感觉让孩子自己做主以后孩子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前在玩玩具时丢来丢去很不爱惜,而孩子自己动手做了玩具以后对待玩具的态度就截然相反。
过程四、你想玩什么?打算怎么玩?玩多久?
在幼儿开始游戏时我总会问,你们想玩什么?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其实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游戏是孩子他们内心对某一游戏特别感兴趣,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用你去强迫他去玩的。孩子们总会在我这个问题问完以后,很大声很兴奋地回答我:“彩琴叮叮叮、娃娃剧场……”孩子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结构材料很单一而且是被重复玩的,我就问我们班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玩这个彩琴啊,孩子就很天真地说:“因为琴起来的声音很好听,我要弹给我的好朋友听”,有的孩子则喜欢尝鲜,每次选择不同的游戏区域获得新的收获。每当问完孩子们你想玩什么,我就问孩子们你们都打算怎么玩这些区域呢?我请选择娃娃剧场的王睿煊小朋友回答我的问题,他说:“老师,上次我帮娃娃打扮了以后让它做我的宝宝我给他讲故事听,这次我要把自己也打扮起来一起和他演巴拉拉小魔仙。”孩子天真地回答却隐含了他对游戏玩法得更进一步。从帮娃娃打扮表演,到自己也打扮起来和娃娃一起表演,这对孩子本身来说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也是他遵从内心想法快乐游戏的体现。最后我还会追问孩子们一句,你们打算玩多久?询问孩子玩多久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适时的时间停止游戏,孩子会显得意犹未尽,在下次游戏时兴趣更大,游戏更专注而且孩子的时间观念会变强。
通过这次的尝试我觉得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最能发挥他的主动性。而且他为幼儿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展示平台,这次我没有操纵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发挥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活动。游戏是属于孩子的,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只有将游戏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孩子,游戏的价值才能回归本位,而不再是孩子学习生活当中零星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