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咕咚来了》课程设置(叶晔)
发布时间:2017-1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叶老师

 主题三:咕咚来了

【主题背景】

  《咕咚来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湖边突然的咕咚声引起了小动物们的恐慌。大家都认为“咕咚”是个大怪物,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面积爆发了恐慌,最后狮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咕咚”原来就是熟了的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小动物们都笑了。这是一个小故事,却孕育着一个大道理:教育孩子们遇事要不慌张,要勇敢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核心内容】

      有趣的故事  快乐的表演  

【主题目标】

1. 理解《咕咚来了》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
2.喜爱阅读图书,有初步的求知欲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3.能初步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想表演的欲望。
4.能围绕故事中的小动物与同伴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乐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主题网络

 


 

 

 

 

第一周

美术活动:《树叶鸟——大胆想象,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把树叶贴画成小鸟。

健康活动:《干净食物人人爱——知道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餐前要洗净双手;生食瓜果须先洗净.去皮.不贪食街头小吃;不一次吃过量或喝过多的饮料。

音乐活动:《咕咚里的小动物——熟悉不同曲风的音乐,知道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我爱我的小动物》——通过反复感受歌曲内容,使幼儿理解歌曲的性质,对歌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兴趣和愿望。

语言活动:《咕咚来了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咕咚来了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

科学活动:《认识木瓜——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木瓜的主要特征。喜欢与同伴一起参加活动。

数学活动:《喂小动物吃东西——感知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匹配关系,尝试进行3以内的等量匹配。

 

 

第二周

美术活动:《大怪物——通过观看动画片《怪物大学》,了解各种怪物的夸张形象。

健康活动:《(体育)看谁跳得高——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跃的方法。通过跳跃,发展身体的平衡和腿部力量。

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1——熟悉曲调,感知乐曲的ABA结构。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快乐的小青蛙2》——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语言活动:《表情会说话——知道人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我的舞台我做主——了解舞台结构,快速找到自己位置,能够在提示下快速上下场。

1. 社会活动:《我会用道具喽》——了解道具的作用,知道使用道具可以让我们的表演更丰富。在活动中了解各角色匹配道具的使用方法,尝试使用道具进行表演。

数学活动:《动物运动会——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序数。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第三周

美术活动:《做面具——初步了解面具以及面具的制作方法。通过撕贴,涂色,揉贴,制作自己的面具。

健康活动:《小猴健康舞——能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能边唱边跳。能根据歌词创编小猴子的舞蹈动作,并大胆表演。

艺术活动:《小动物之舞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小动物之舞2》——尝试两两合作表演,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语言活动:《我是小明星——通过观察,交流,练习,进一步明确上、下场,候场和角色表演的注意事项。

我们表演啦——通过集体表演的方式,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完整的表演。

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操作中,观察并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愿意分享自己观察与发现的结果。

数学活动:《这是第几场呀?——知道表演时有场次顺序的,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场次。通过教师提醒和观察线索图,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进场和退场。

 

 

 

我定的课:

第一周:语言:咕咚来了1

              咕咚来了2

        音乐:咕咚里的小动物

              我爱我的小动物

        美术:树叶鸟

        数学:喂小动物吃东西

        科学:认识木瓜

        健康:干净食物人人爱

 

第二周:语言:表情会说话

              我的舞台我做主

        音乐:快乐的小青蛙1

              快乐的小青蛙2

        美术:大怪物

        数学:动物运动会

        社会:我会用道具喽

        健康:(体育)看谁跳得高

 

第三周:语言:我是小明星

              我们表演啦

        音乐:小动物之舞1

              小动物之舞2

        美术:做面具

       数学:这是第几场呀?

       科学:各种各样的声音

       健康:小猴健康舞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咕咚来了(1)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2.通过复述故事,会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等对话。

3.知道遇到意外不能慌张,在大人的帮助下找到真相。

活动重点:学习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活动难点:通过复述故事,会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等对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对原有故事改编。

2.材料准备:小猫、小兔、小猴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发兴趣

师:谁来了?小兔在干什么?有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一起听听。

2.完整欣赏老师讲述故事

师:故事里有谁?你听到了什么?

3.分段欣赏故事,学习对话。

(1)小兔遇到谁,他们说了什么?

(2)他们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3)又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

(4)最后是什么发现咕咚的声音的?到底怎么回事?

4.做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实验

5.师幼共同复述故事。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咕咚来了(2)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

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 ,小白兔 、狐狸 、猴子 、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兴趣引入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

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

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

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视频

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

(1)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小结: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四、讨论1. 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吗?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我们要向谁学习?

  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很多疑问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就会变得更勇敢,也能想出办法来。

  四、角色表演1.教师:我们看完了《咕咚来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 一个游戏,当小动物表演故事情节好不好呀?(激发幼儿想象与学习的兴趣)2.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走进胆小国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在幼儿身上表现地更明显,请幼儿说说自己胆小的经历,怎样克服这样的心里障碍。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咕咚里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熟悉不同曲风的音乐,知道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倾听音乐、角色匹配,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验在音乐中扮演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熟悉不同曲风的音乐,知道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活动难点:通过倾听音乐、角色匹配,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动物头饰,引起活动兴趣。

2.出示森林布景,引出角色。

3.倾听音乐,感受四段音乐代表的不同角色。

4.游戏听听谁来了

(1)随机播放音乐,幼儿进行角色匹配。

(2)完整播放音乐,集体做相应动物的动作。

5.活动结束。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内容,使幼儿理解歌曲的性质,对歌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兴趣和愿望。

2.尝试用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掌握×× ×|   ×× ×|  ×× ××| ×—|的节奏。

3.在活动中,萌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通过反复感受歌曲内容,使幼儿理解歌曲的性质,对歌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兴趣和愿望。

活动难点:尝试用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掌握×× ×|   ×× ×|  ×× ××| ×—|的节奏。

活动过程:

1.律动,发声练习复习歌曲

⑴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司机,去动物园好吗?请小司机们注意啦,把好方向盘,踩好油门,我们出发啦!(教师放小司机的音乐)模仿小司机进入室内。

⑵动物园车站到了,请小朋友们下车。看有这么多的气球,我们一起来把他们吹起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气息训练)

⑶我们把小动物叫出来好吗?(发声练习)

⑷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来了,想和你们一起唱歌,你们愿不愿意?《小动物走路》(复习学过的关于小动物的歌曲)

2.学唱歌曲:

⑴今天老师请来了几只小动物到我们班,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听,什么声音(小动物叫声),这是谁的声音? 我们把它请出来好吗?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出示手偶小猫和小朋友打招呼)小猫是怎么叫的?(学习节奏)

⑵听听谁来了?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出示手偶小狗和小朋友打招呼)小狗是怎么叫的?(幼儿一起按节奏模仿小狗的叫声)

⑶听听谁又来了?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出示小猪的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请幼儿按节奏模仿模仿小猪的叫声。

⑷听听还有谁来了?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出示小鸭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

5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小动物?你能做一个你喜欢小动物的动作吗?

6它们要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唱一首歌曲给你们听,你们喜欢听吗?

7)教师范唱,(教师一边摸着小动物的头一边范唱歌曲) 幼儿欣赏。幼儿学唱歌曲,重复唱歌曲数遍,(教师可变换形式演唱,教师唱前一句,幼儿接唱小动物的叫声)

8)在后面草丛里还藏了许多小动物,请每一位小朋友选择一只你喜欢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9)请选择一样小动物的幼儿到集体中表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天快黑了,小动物们也玩累了,我们开车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好吗?(教师放开火车的音乐幼儿抱着小动物出教室)

4.延伸活动:在表演区提供小动物的头饰及音乐,供幼儿表演用。

 

 

活动领域:美术

活动内容:树叶鸟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把树叶贴画成小鸟。

2.学习用语言表达树叶鸟的简单对话。

3.感受树叶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把树叶贴画成小鸟。

活动难点:学习用语言表达树叶鸟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幼收集各种落叶,并擦洗干净。

2.幼活动材料,胶水,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树叶鸟像什么。

1.将幼收集的各种落叶集中摆放在桌子中间。

2.师拿起一片树叶往下扔:看看它像什么?(幼:小鸟)

(二)树叶像小鸟。

1.师幼一同欣赏故事《树叶鸟》的图片。

2.师:树叶像小鸟,那小鸟的嘴巴在哪里?

3.师:你们能把树叶变成小鸟吗?

(三)树叶鸟在干什么。

1.师按幼儿的思维画好小鸟的眼睛.嘴巴,翅膀。

2.师:这是我的树叶鸟,我的树叶鸟在哪里在做什么呢?(按幼的思维画出小鸟在哪里在做什么图)

3.师:我的树叶鸟画好了,漂亮吗?现在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属于你们的树叶鸟好吗?等下我来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树叶鸟最漂亮!

(四)幼画树叶鸟。

幼画,师巡回指导。

(五)介绍自己的树叶鸟。

请个别幼上来说说自己的树叶鸟在哪里?在做什么?

活动延伸

现在带着你们的树叶鸟去操场飞一飞吧!

 

活动领域:数学

活动内容:喂小动物吃东西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匹配关系,尝试进行3以内的等量匹配。

2.喜欢参加配对游戏,体验配对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

2.小猫、小鸡、小狗图片,与之相对应的食物若干

3.小碟子、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说说数数小动物。

师:今天天气真好,许多小动物来到了草地上玩,看看谁来啦?来了几只小狗?

喵喵喵,谁来啦,有几只小猫?一起来数数看?

小鸡也想来玩了,小朋友数数有几只呢?

二、"送动物回家"的游戏

1.师:小动物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儿,他们又来到了动物乐园,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房子,我们看看有几幢房子,小动物都想住进新房子,他们应该去哪幢房子呢?为什么呢?

2.师:我们把小狗送回了家,这幢房子上有几个圆点?想想哪个小动物住进去?

3.我们来看看有几只小鸡,应该住在哪幢房子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房子上有三个圆点)

三、给小动物喂食

1.师:小动物玩累了,肚子饿了,想什么办法帮助它们?

2.小朋友都知道小狗喜欢吃肉骨头,1只小狗喂它吃几根肉骨头?

3.师:给小动物喂食物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一只小狗吃一根肉骨头。谁来帮助小狗?

4.师:这里有2只小猫喂它吃几条鱼?(引导幼儿用两只**吃两个**)

5.送食物给小动物

老师这里给小动物准备了许多的食物,小朋友也来喂一喂好吗?

四、分组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每组操作讲一到两个)

  小动物们为了谢谢小朋友,还带来许多好玩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小狗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游戏?

  2.幼儿分成三组,进行配对。

  第一组(生活连线)

  第二组(根据食物数量画点)

  第三组(给小动物喂食)

  第四组(大小配对)

  3.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进行讲评。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内容:认识木瓜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木瓜的主要特征。

2.喜欢与同伴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瓜果实物及图片。

2.切成小片的哈密瓜、西瓜等。

教学过程:

1.回忆交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你认识它吗?”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瓜的名称及特征。

2.指认瓜果:“木瓜看上去什么样吗?你可以来摸一摸、抱一抱。感觉怎样?”

3.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吃过木瓜吗?怎么吃的?什么味道?”

4.品尝瓜果:

幼儿自由品尝、分享。

5.舞蹈《木瓜恰恰恰》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内容:干净食物人人爱

活动目标:

1.知道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餐前要洗净双手;生食瓜果须先洗净.去皮.不贪食街头小吃;不一次吃过量或喝过多的饮料。

2.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挂图:干净食物人人爱。

2.了解幼儿在回家途中是否有吃零食的习惯。

活动过程:

1.观察挂图,启发引导幼儿思考小明肚子疼的原因。

1)小明从幼儿园回家后就说肚子疼,他的肚子为什么会疼呢?他做了什么事?

妈妈接小明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小明说肚子饿了,他吃了什么?

 回家后小明又吃了什么?

 苹果从哪里来的?

2)吃了这些东西后,小明怎么样?

3)医生对小明说了什么?

“路边小摊子上的小吃不干净,不能吃,没有洗净、削皮的水果不能吃。”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讲究饮食卫生的原因。

1)为什么路边的小摊上的小吃不能吃?

2)为什么没洗净的瓜果不能吃?

3)还有哪些东西也不能吃?

3.现场示范吃瓜果的卫生习惯。

1)洗净去皮。

2)谈谈哪些瓜果要洗净去皮后才能吃?

4.请幼儿洗手,吃水果。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小朋友先看看我们的小手干净不干净?吃东西前我们应该做什么?”(幼儿洗手,品尝水果)

 

 

 

 

 

 

 

 

 

 

 

 

第二周

活动领域:表情会说话

活动内容: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2.初步尝试用笑脸、苦脸和着急来表达不同的角色情感。

3.感受不同情绪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知道人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活动难点:初步尝试用笑脸、苦脸和着急来表达不同的角色情感。

活动准备:娃娃表情图。

活动过程:

1.出示表情图,引起幼儿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表情进行表演

(1)师:让我们来学学表情娃娃吧。

(2)故事《咕咚来了》里面的小动物会有哪些表情呢?

3.自由表演

4.结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表情?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我的舞台我做主

活动目标:

1.了解舞台结构,快速找到自己位置

2.能够在提示下快速上下场

3.知道候场要保持安静

活动重点:了解舞台结构,快速找到自己位置

活动难点:能够在提示下快速上下场

活动准备

贴好圆点,表示木瓜树的位置

活动过程:

1.认识舞台,了解舞台的结构

2.迁移已有经验,讨论注意事项

3.练习上下场并找到舞台表演位置

4.根据音乐完整练习找位置并上下场

5.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反思问题,进一步进行调整。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快乐的小青蛙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2.在游戏中感知乐句,能按乐句做舞蹈动作

活动重点: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感知乐句,能按乐句做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音乐《幸福的花朵》、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兔子头饰,导入活动

2.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节奏

3.完整欣赏音乐A段,感受A段的乐句

(1)教师在每个乐句结束的时候拍一下手

(2)再次欣赏

4.创编A段的舞蹈动作

5.欣赏B段音乐

(1)尝试用跳跃、转圈等动作表现快乐的心情

(2)完整播放

6.完整舞蹈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快乐的小青蛙2)

活动目标:

1.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2.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活动重点: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活动难点: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活动准备:音乐、小鼓1个

活动过程:

1.复习已学的快乐的小青蛙”,引出活动

2.学习两两合作表演

(1)启发幼儿合作

(2)击鼓找朋友

(3)教师与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4)两两合作,集体练习舞蹈

3.听音乐完整舞蹈

 

 

活动领域:美术

活动内容:大怪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怪物大学》,了解各种怪物的夸张形象。

2.使用棉签、吸管,通过滴、吹、贴等技能表现小怪物的各种造型。

3.体验玩色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相关的动画视频、黑色卡纸、颜料、吸管、棉签、小眼珠贴片。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玩色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造型,萌发创作愿望。

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画片里有许多的小怪物,你们喜欢吗?他们长得什么样?

2.小结:小怪物的样子有很多种,有高矮的、胖瘦的、有单眼的、还有长得都很滑稽。

二、展示图片,探索制作方法。

1.出示图片,观察形象。

师:小怪物来到咱们班啦,小朋友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怪物的各种形象和动态)

2.探索方法,了解制作过程。

师:想知道小怪物是怎么来的吗?首先用蘸满颜料的棉签在纸上用力一点,然后使用吸管对着有颜料的地方向各个方向吹,贴上眼睛贴片,这样搞笑的小怪物就出现了,小怪物就很神气了。

3.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作品,分享成功乐趣。

1.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并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成果。

2.教师点评幼儿成果。

 

活动领域:数学

活动内容:动物运动会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序数。

2、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操作卡、数字奖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动物园里开运动会啦!跳远比赛就要开始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小兔、小松鼠、小狗、小猫、小老鼠)

“比赛开始啦,我们一起为他们喊加油!”

 

二、游戏:跳远比赛。

师:“小动物们跳得真远快!现在哪个小动物跳得最远,谁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在第三?谁排在第四?谁排在第五?”

三、给获奖的小动物发奖牌:

根据小动物的排名,发1——5的数字卡片。

四、游戏:捉迷藏

  出示图片:

  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住在哪里?”

  师:“小动物们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找找小兔子住在哪里?(请一个幼儿回答)咚咚咚,敲一敲门,看看这是不是小兔的家!(检查结果)

  “那么小松鼠、小狗、小猫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五、幼儿操作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回家了。小动物的身上都有小圆点,先数一数有几个,一个小圆点就表示住在一楼,二个就表示住在二楼……,可别送错了啊!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内容:我会用道具喽

活动目标:

2. 了解道具的作用,知道使用道具可以让我们的表演更丰富。

3. 在活动中了解各角色匹配道具的使用方法,尝试使用道具进行表演。

4. 喜欢并爱护自己的道具。

活动重点:

了解道具的作用,知道使用道具可以让我们的表演更丰富。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了解各角色匹配道具的使用方法,尝试使用道具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幼儿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对话表演,木瓜实物,大树、篱笆、金箍棒。

活动过程:

1. 出示道具---大树,引出活动。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咕咚来了》中出现过吗?在哪里?它有什么用呢?它在童话剧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道具。

(2)讨论道具的用处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童话剧表演没有道具怎么会怎么样呢?有了道具又会怎样呢?那你们觉得我们的童话剧需要哪些道具呢?

2. 出示其他道具

(1) 师:你们看看这里有很多道具,它们用在哪里合适呢?(幼儿自由讨论)

(2) 老师一一介绍道具的名称以及使用的场次。(木瓜、篱笆、金箍棒)

(3) 了解每个道具的作用与用法。

师:这个是什么呀?金箍棒是谁用的呢?

师:木瓜是谁用的呢?(大狮子)什么时候用的呢?(发现木瓜掉到水里时用的)

师:这是什么?(篱笆)篱笆放在舞台的什么地方呢?(舞台前面两侧)

师:篱笆有什么作用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小动物跳完舞后,听到“咕咚”的声音,就赶紧躲到篱笆里面来。

3. 幼儿使用道具,集体表演一次。

师:那现在我们用上这些道具,来表演吧,幼儿使用道具集体表演。

4. 讨论道具的收放方法和引导幼儿爱护道具。

师:我们在收道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分类放,一种道具放在一个地方)

师:我们在用道具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轻拿轻放)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内容:(体育)看谁跳的高

活动目标:

1. 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跃的方法。

2. 通过跳跃,发展身体的平衡和腿部力量。

3. 愿意参加活动,不害怕。

活动重点: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跃的方法。

活动难点:通过跳跃,发展身体的平衡和腿部力量。

活动准备:

大操场,小猴头饰,桃子,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谁来了呀?

2. 师:我是猴们,妈妈,那你们做我的猴宝宝,我们一起出去玩,好不好?

3.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跳个舞吧(音乐健康歌)

二、猴子跳跳跳

1. 幼儿自由做跳跃的动作

师:我们小猴子最爱跳了,宝宝们,一起来跳给妈妈看一看吧。

2. 请个别幼儿示范

:哪个小猴子愿意到妈妈这里来跳一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跳得棒不棒。

3. 教师讲解跳跃的方法

师:现在你们来看看猴妈妈是怎么跳的,双脚并拢,摆动双臂,还可以数一二三跳。

4. 幼儿练习跳跃方法

三、摘桃子比赛,巩固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跃的动作。

1. 教师示范比赛方法。

师:今天妈妈给宝宝们准备快乐桃子,哪个宝宝摘到了就可以吃。妈妈先给你们示范一下,双脚并拢,摆动双臂,伸手一拿,就成功了。

2. 请个别幼儿示范

3. 幼儿自由分成四组,比赛开始。

四、放松活动

今天宝宝们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

 

 

 

第三周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我是小明星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交流,练习,进一步明确上、下场,候场和角色表演的注意事项。

2. 在活动中能够认真倾听音乐,及时上、下场。

3. 能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和同伴共同完成童话剧的完整演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能够集体进行表演,对各角色台词,动作和表演都已经熟悉和掌握。

材料准备:童话剧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角色头饰选择表,幼儿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小朋友们,这是我们选角色的头饰表,你们都已经选择了一个角色,再看看,今天你扮演的是谁?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2. 幼儿讨论表演时要注意的问题。

(1)师:上台表演时,怎样才能让观众听清台词?(声音响亮)怎样让观众看到每个演员?(面对观众)怎样让观众认为你演得好?(表情自然,动作形象大方等)如果记不清台词该怎么办?

(2)师:在台下候场时,演员要注意什么呢?(保持安静,排好候场队形,关注台上,随时准备上场)。

(3):什么时候上场最好?(听到音乐提示,或者演员提示时及时上场,不抢着上场)

(4)师:下场要注意什么?(伴随动作或音乐,顺着自己的下场路线走,注意安全,不和其他演员碰撞)

3. 练习各角色上场、下场。

小兔子、小青蛙、小猫、猴子、狮子王上下场。

4. 幼儿分别候场,播放音乐进行完整表演。

5. 播放幼儿表演录像,师幼共同评价。

小朋友们看,电视里是谁在表演?你们表演的很棒,但还可以更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可以进步的地方。

6. 活动结束

今天的表现很棒,以后我们还会进行演出,小朋友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都来当“小明星”。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我们表演啦

活动目标:

1. 愿意自主选择角色,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征。

2. 通过集体表演的方式,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完整的表演。

3. 积极投入的参与童话剧的表演。

活动准备:

道具 木瓜,花草,金箍棒,大树,音乐《兔子舞》《风声》《香草咪咪》《健康歌》《快乐的小青蛙》  大舞台。

活动过程:

1. 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说说角色的特征。

今天我们就要上台表演童话剧《咕咚来了》,你想扮演谁呢?你觉得自己要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什么样的呢?(帮助幼儿分别回顾小兔。小青蛙、小猫,小猴子和大狮子的角色特征)

2. 请幼儿带好头饰,拿好道具,准备表演。

(1)师:哪些小朋友是演小兔子的?(请小兔子带上头饰候场)

(2)师:哪些小朋友是演小猴子的?小猴子表演的时候用了什么道具?(请小猴子戴上头饰,拿好金箍棒候场)

(3)师:哪些小朋友是演小青蛙的?(请小青蛙戴上头饰候场)

(4)师:谁是演大狮子的?(请大狮子戴上头饰,拿好木瓜候场)

3. 幼儿上台集体表演

下面表演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候场的时候保持安静,听到音乐及时上场。

4. 表演结束,幼儿自主收拾表演道具。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小动物之舞(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2.在游戏中感知乐句,能按乐句做舞蹈动作

活动重点: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和欢快的音乐节奏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感知乐句,能按乐句做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音乐《幸福的花朵》、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兔子头饰,导入活动

2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节奏

3.完整欣赏音乐A段,感受A段的乐句

1)教师在每个乐句结束的时候拍一下手

2)再次欣赏

4.创编A段的舞蹈动作

5.欣赏B段音乐

1)尝试用跳跃、转圈等动作表现快乐的心情

2)完整播放

6.完整舞蹈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内容:小动物之舞(2)

活动目标:

1.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2.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活动重点: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活动难点:通过讨论、示范,初步学习拥抱、拉手、转圈等合作舞蹈方式

活动准备:音乐、小鼓1个

活动过程:

1.复习已学的“小动物之舞”,引出活动

2.学习两两合作表演

1)启发幼儿合作

(2)击鼓找朋友

(3)教师与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4)两两合作,集体练习舞蹈

3.听音乐,两两合作完整舞蹈

活动延伸:

将小动物头饰放在表演区,鼓励幼儿合理利用道具进行表演。

活动领域:美术

活动内容:做面具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面具以及面具的制作方法。

2. 通过撕贴,涂色,揉贴,制作自己的面具。

3. 愿意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注意倾听同伴的介绍。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面具以及面具的制作方法。

活动难点:通过撕贴,涂色,揉贴,制作自己的面具。

活动准备:面具图片,面具底模若干张,固体胶,彩色油画棒,彩色卡纸,亮片,彩色羽毛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面具,引起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别人戴面具。

2. 欣赏面具图片,了解面具的基本特征。

你看到的面具是什么样的?在面具上你看到什么了?

3. 出示面具纸,和幼儿共同讨论面具的制作方法。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面具纸,你想怎么装饰?出示各种彩纸,亮片和羽毛,介绍装饰面具的方法。

4.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5. 幼儿作品展示。

6. 戴上自制的面具,开个面具舞会。

 

活动领域:数学

活动内容:这是第几场呀

活动目标:

1. 知道表演时有场次顺序的,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场次。

2. 通过教师提醒和观察线索图,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进场和退场。

3. 体会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顺序的。

活动重点:知道表演时有场次顺序的,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场次。

活动难点:通过教师提醒和观察线索图,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进场和退场。

活动准备:

空场地一块,音乐《兔子舞》童话剧相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根据表演的线索和图片,师幼共同确定表演的场次顺序。

(1)认识数字1,确定表演的第一场(小兔子)。

(2)认识数字2,确定表演的第二场(小猫)。

(3)认识数学3, 确定表演的第三场(小青蛙)。

(4)认识数字4,确定表演的第四场(小猴子)。

(5)认识数字5,确定表演的第五场(大狮子)。

3. 帮助幼儿理顺表演场次,明白自己的上场顺序。

4. 幼儿按场次顺序表演童话剧。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内容: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目标:

1. 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2. 在操作中,观察并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愿意分享自己观察与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

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难点:

在操作中,观察并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愿意分享自己观察与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声音(汽车、飞机、动物、人发出的声音)

活动过程:

1. 听录音,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1)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2)播放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

(3)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 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各种声音。

(1)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声音吗?

(2)小朋友身体的哪些地方可以发出声音呢?(舌头可以发声,拍手可以发声,跺脚可以发声)

3. 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物品发出各种声音。

4. 师幼共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声音的作用。

5. 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也让很多的东西发出了声音,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有的还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内容:小猴健康舞

活动目标:

1. 能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能边唱边跳。

2. 能根据歌词创编小猴子的舞蹈动作,并大胆表演。

3. 能友好的邀请同伴,共同舞蹈。

活动重点:能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能边唱边跳。

活动难点:能根据歌词创编小猴子的舞蹈动作,并大胆表演。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曲,引起活动的兴趣。

2. 师幼共同学习和创编《小猴健康舞》

(1)左三圈,右三圈可以做什么动作呢,谁来试一试?

(2)抖抖手呀,抖抖脚呀,小猴子会怎么做呢?

3. 欣赏视频《顽皮的小猴子》,观察小猴子机灵,调皮的神态。

4. 创设情境,幼儿完整舞蹈。

(1)利用大树布置出深林背景,让幼儿戴着小猴子的头饰准备舞蹈。

(2)现在我们是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让我们随着活泼,欢快的音乐在打深林里舞蹈吧。

(3)生动的表现小猴子舞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