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童剧:咕咚来了(叶晔)
发布时间:2017-1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叶老师

 儿童剧《咕咚来了

执笔人:叶晔

一、 提示与说明

1. 重点与难点:引导孩子从绘本的图画中读出更多的内容,让孩子在表演活动中学会观察,展开想象,开启心灵。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明白战胜困难”的意义。

2. 教师需关注与引导的方面:角色的对话、动物的表情、出场的顺序

3. 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生成了下列活动:    

二、 剧本的创编与反思

摒着“凡是幼儿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创造条件让幼儿去做!凡是幼儿应该获得的体验,我们创造条件让幼儿去体验!”的宗旨,在幼儿已经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情节的发展演变、角色的动作与对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照作品要求和自己对现有材料的掌控,鼓励他们自主分配角色、布置场景、准备道具,并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创造性表演。

1.激发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突破了教师的全程高控、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和服从的传统游戏模式,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力求凸显游戏中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为此,在整个游戏的进程中,我们很少干预幼儿的游戏行为,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因思维受到限制,缺少创新而使游戏无法继续深入时,我们秉着“引导孩子自己试着去解决”的策略核心来进行引导。

2.鼓励幼儿尽显游戏的创意

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中,不是简单地再现作品,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喜好和社会经验进行表演,增减(自创)作品中的角色、情节、改变人物对话等等,每一次游戏都可以不同,是幼儿的创造性表现。

3.帮助幼儿树立游戏的责任意识

    开展表演游戏需要每位幼儿去担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他(她)

可以是故事的讲述者、道具或海报的设计者、舞台的表演者等等,所有的这些角色都有对应的互动人群,这时候孩子就会产生责任感,并在此驱使下去努力完成任务。在本次游戏中,我们通过鼓励幼儿集体讨论、设计操作“表演海报”的方式,帮助他们进一步明晰了各自所承担的“表演任务”。具体体现在:孩子们能够根据演出进程先在后台排好了有序的队伍再根据情节的推移逐个出场;待演出结束退场时能集体亮相谢幕后再有序下台……我们相信这样的过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富价值的,因为明确自己的工作,并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工作是一个社会人所必备的品德。

附剧本《咕咚来了

道具:两颗木瓜树、三堆草丛、六个金箍棒、六个花草帽、六朵红玫瑰、小兔、狐狸、猴子、小鸟、狮王动物服装,录制好的背景音乐。

角色:七个小兔、六个狐狸、十二个猴子、六个小鸟、一个狮王

出场顺序:

旁白: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片静静的湖,湖的旁边,有棵木瓜树,树下有群可爱的小动物在游玩,猜猜它们是谁?     

小兔:小兔子跳一段舞蹈出场(分别进行对话)

兔子1:“听,这是什么声音!”

兔子2:“是咕咚!”

兔子3:“咕咚是什么?”

兔子4:“是妖怪,是怪兽!”

兔子5:“让我们一起跑吧!”

小兔子跳一段舞蹈退场。

旁白:小动物们吓得躲了起来,这时,又有一群小动物来到了木瓜树下,猜猜它们是谁?

狐狸:狐狸跳一段舞蹈出场

兔子:跑过来说“小狐狸,你们在干什么”

全部狐狸:“我们在练习热舞,准备参加星光大道”

兔子:“别臭美了,咕咚来了,还是快跑吧”

狐狸1:“咕咚来了,姐妹们,我们快跑”

狐狸子跳一段舞蹈退场。

旁白:小动物们吓得躲了起来,这时,又有一群小动物来到了木瓜树下,猜猜它们是谁?

猴子:猴子跳一段舞蹈出场(分两组分别进场)

      狐狸:跑过来说“猴哥,别跳了,咕咚来了,快跑吧”

      猴子1:“什么是咕咚,让我上网查一查”

      狐狸:“没时间了,还是快逃命吧”

      猴子1:“猴儿们,咕咚来了,让我们一起跑吧”

猴子分两队跑下退场。

旁白:小动物们吓得躲了起来,这时,又有一群小动物来到了木瓜树下,猜猜它们是谁?

小鸟:小鸟跳一段舞蹈进场

      小鸟1“奇怪,今天怎么没人听我们唱歌”

      猴子2匆忙跑来。

小鸟1“唉,猴哥,跑什么呢?快来听我们唱歌”

猴子2“哪有时间听你们唱歌,咕咚来了,还是快跑吧”

小鸟1“咕咚来了,小鸟们,我们快逃命吧”

小鸟跳一段舞蹈退场。

狮王:狮王昂首阔步进场

“哪里来的咕咚,吓坏了我的小动物,我要抓住它”

狮王左看看,右看看寻找答案说:“哦!原来是木瓜成熟了,掉到水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们快出来,咕咚不是怪兽,是木瓜掉到水里的声音”

所有动物:按顺序出场:“太好了,太好了,没事了,我们一起玩吧”

音乐响起:所有的小演员边拍手边跳一段舞蹈。

谢幕退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