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童剧本《小蝌蚪找妈妈》活动方案(束佳)
发布时间:2015-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佳

 歌舞表演剧:小蝌蚪找妈妈(大班)

设计人:束佳

一、剧本分析

音乐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于20063月率先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推出,其感人的故事和结局令无数妈妈和孩子为之动容,每场都有家长与幼儿感动落泪!此剧被誉为“最感人的儿童剧作品”,并成为中国儿艺的重点保留剧目。剧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蕴含着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妈妈也是这样。它让人反复回味,终生不忘。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选择了这一故事进行改编,通过表演活动既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又让幼儿了解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同时,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还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关心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整个故事的重点是通过故事了解青蛙的主要特征,难点则在幼儿能够说出不同动物的对话,并进行表演。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们教师从三个不同层次的讲述,逐渐让幼儿熟悉并记住动物间的对话,而为了让幼儿能够表演出动物的不同特征,我们在第二和第三遍讲述的过程中,则会引导他们进行表演示范,这就为后面难点的顺利解决做好了铺垫。    

二、总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三、活动网络(见下图)

 

                   
   

表演活动一:小蝌蚪找妈妈

 
   

美术活动:(绘画)小鸭、乌龟、白鹅、青蛙

 
 

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

 
     
   
 
 

 

 

                       
   

区角活动:剧本制作

 

 
   

科学活动:小蝌蚪的生长

 
   

活动室活动:(视频欣赏)小蝌蚪找妈妈吗

 

 
 
     
         
 
 
 

 

 

       
   

表演活动二:小蝌蚪找妈妈

 
 
 

 

 

 

四、活动内容(部分)

表演一: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2.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动物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二、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一)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二)提问:

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哪两位小动物?(鱼、乌龟)

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呢?

小结:鱼妈妈说: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乌龟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

4.观看课件(三)提问:

1)白鹅妈妈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结:白鹅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我们继续往下看。

5.观看课件(四)提问:

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的妈妈长得什么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2.经验准备: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知道青蛙吃害虫,要保护青蛙。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视频、魔术图片、小卡片、小蝌蚪头饰、《小蝌蚪找妈妈》歌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黑脑袋圆溜溜,一条尾巴拖后头。东游游来西游游,好像许多黑豆豆。"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对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别看我长得挺可爱,其实我是个很可怜的孩子,妈妈一生下我就去了别的地方,我都长出小尾巴了还没见过我的妈妈。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妈妈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视频,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观看视频,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身体变化。

2.出示魔术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

三、发放卡片,幼儿动手操作。

1.幼儿按照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排序。

2.幼儿自主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围成一圈跟在老师后面,根据歌词自编动作。

五、小结:

小蝌蚪变成青蛙以后,经常帮农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虫,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哦。

活动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气逐渐转暖,幼儿可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河边观察小蝌蚪。

2.幼儿自己在家养一些小蝌蚪,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整个过程。

 

表演二: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已经熟悉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的角色。

2.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基本形象。

3.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乐曲,尝试进行歌舞表演。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场景:布置池塘的场景(荷叶、荷花、五根水草)。

(2)道具:大青蛙、蝌蚪、虾公公、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小青蛙、蝴蝶、蜜蜂、兔子的头饰、服装等。

2.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二、选配音乐。

(1)《春天》:用于幕启,蝴蝶、蜜蜂、兔子依次上场,绕场一周。

(2)《小鸟与大象>中大象的音乐片段:用于第三场虾公公出场。

(3)《鱼儿鱼儿水中游>:用于第四场金鱼出场,第七场鲶鱼出场。

(4)《小乌龟》:用于第六场乌龟出场。

(5)《青蛙圆舞曲》(选自小天鹅艺术团舞台剧《绿色家园》片段):用于第八场青蛙妈妈上场。

(6)《青蛙与天鹅》(选自小天鹅艺术团舞台剧《绿色家园》片段):用于尾声的舞蹈《青蛙之歌》。

三、家庭与社区

 1.通过参观、阅读、看电视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喂养方式,提高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2.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家中饲养小蝌蚪,让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游戏提示

1、游戏指导的难点是音乐的选择。在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小蝌蚪、虾公公、金鱼、乌龟、鲶鱼、青蛙妈妈出场的音乐,通过筛选我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特点的音乐。如金鱼、鲶鱼出场用《鱼儿鱼儿水中游》;乌龟出场用《小乌龟》;根据虾公公走路一步一顿的特点,我们选用了《小鸟与大象》中大象的音乐片段等。这些音乐都是幼儿熟悉的,这也给后来的排练带来了方便。音乐选定后,就要对音乐进行剪辑,需要将所有酌音乐与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角色对话串起来,难度大且烦琐,我们请了专业的录音师来剪辑,音乐效果非常好。

2、节目的排练是重点。以往的舞蹈排练中,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性差,有时候动作达不到要求,幼儿“知难而退”的现象就出现了。选择了这个剧目后,我们将幼儿按能力分成七组,有小蝌蚪、虾公公、乌龟、金鱼、螃蟹、鲶鱼和青蛙妈妈,孩子们各自有自己的角色,老师也参与其中。有老师的带动,并且这些音乐、动作都是幼儿熟悉的,幼儿的兴趣就非常高,像做游戏一样,结束了排练还会说:“老师,再来一遍!”而这时,排练的重中之重不再是动作和音乐的协调,而是将整个环节衔接得更紧凑,还有就是鼓励幼儿富有表情地表演。排练过程的轻松,足以证明游戏性、趣味性的儿童剧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排练之余,我们着手设计场景。儿童剧的场景设置非常重要,它能让表演更生动、更有意境,同时美的情景也会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于是,根据故事情节及表演的需要,我们制作了荷叶与荷花布置在舞台中心,这是供小蝌蚪寻找“妈妈,,的场地;在舞台靠后部位设计己二了五根水草,这是虾公公、乌龟、金鱼、螃蟹、鲶鱼出场表演后躲藏的位置。整个场景设计合理、美观,并与几童剧内容吻合。这些场景既为表演服务,又合理地布置了空间。

 4、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①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学习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学念儿歌。②美术活动“小蝌蚪”,幼儿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③科学活动“小蝌蚪的生长”、“保护小青蛙”,让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增强保护青蛙的意识。④体育活动,引导幼儿玩“小蝌蚪找妈妈”、“保护小青蛙”的游戏。

五、游戏小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