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童话剧《大树与小鸟》
设计者:陆金茹
一、剧本分析
音乐童话剧来自于我们的主题活动《小鸟,你好》。本主题从幼儿对树的探索开始,带领幼儿去感受人类、动物与树木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从小热爱自然,并懂得保护自然。主题以大树和小鸟的友谊为背景,牵引出一系列故事。那么大树和小鸟是怎样的朋友呢?它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它们真的快乐吗?这些问题都会给幼儿带来无限的遐想,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和想象的激情。为了给幼儿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并且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轻松,从而设计了“大树与小鸟”的主题活动。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和表演。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作品中也蕴含了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表演,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故事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让幼儿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是本此活动的难点,教师很难用深奥的理论来阐述,在活动设计中,我还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为什么是好朋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更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在本次戏剧主题中,幼儿将通过肢体表达、角色扮演、想象创造等方法来丰富对树与鸟的经验。活动将大森林作为舞台背景,让幼儿在讨论与合作中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大树、小鸟以及人类三者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当幼儿对森林里的鸟儿的特点进行感知与想象时,当幼儿自主创编故事情节时,当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时,处处都能体现“戏剧教育”的特点。另外,此活动中充分的感情体验,也会让幼儿对大树与小鸟的后续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主题的深入和推进做好铺垫。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戏剧经验,但仍需教师帮助幼儿整合已有的戏剧经验,从而实质性地解决主题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相信此主题活动一定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并能在表达、创作、表演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妙!
二、总目标
1.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在阅读时抓住故事主要线索的方法,欣赏并喜爱故事中大树和小鸟的角色形象。
2.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应互相帮助,主动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并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4. 能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尝试大胆表演。
三、活动网络(见下图)
综合活动:大树和小鸟 美术活动:(绘画)五彩鸟 社会活动:鸟的王国 语言活动:大树和小鸟的快乐时光 表演活动:大树和小鸟 音乐活动:喂小鸟 活动室活动:我们一起编剧本
四、活动内容
综合活动:大树和小鸟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应互相帮助,主动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活动准备:ppt 操作材料 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情境: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只哭着的小鸟在树的旁边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画面一(孤单的大树和寂寞的小鸟),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
2.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怎么了?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小鸟怎么了?小鸟为什么哭了?
3.看到大树和小鸟这样,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我们用什么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呢?
5.出示画面二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我有新家了!谢谢小朋友们”。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 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三、操作
1.讲述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作
三、结束部分
把自己的作品创编成故事讲给其它小朋友听。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绘画)五彩鸟
活动目标:
1.知道鸟儿的羽毛色彩的丰富和美丽。
2.能用合适的材料和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3.愿意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
活动准备:
1.颜料、毛笔、纸盘水彩笔等
2.色彩鲜艳的鸟儿图片
3.制作一棵大树装饰在教室墙面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鸟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讨论:你最喜欢什么鸟?为什么?你觉得什么样的鸟儿最美丽?为什么?
二、幼儿展开想象。
如果你有一只美丽的、特别的鸟,你希望它有什么样颜色的羽毛?长什么样?
三、提出绘画主题。
1.介绍操作材料和简单的制作方法。
(1)手掌鸟:大拇指做鸟头,其余四指做鸟尾,手掌做鸟身,用毛笔沾颜料在手掌上涂上五彩的颜色,再印在纸上,添画眼睛,一只五彩鸟就完成了。(此活动可让能力较弱的幼儿来完成)
(2)纸盘鸟:将纸盘剪一半,当作鸟的翅膀,然后在两个三等份处各剪开一个口子,鸟的尾巴出现,再用彩纸剪出鸟头的形状,贴在前面,绘涂出五彩鸟。(此活动可让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完成)
(3)剪贴鸟:根据想象,自己用彩纸剪贴出五彩鸟。(此活动可让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完成)
(4)涂色鸟:选择自己喜欢的鸟儿轮廓画,涂出五彩鸟。(此活动可让能力较弱的幼儿来完成)
2.幼儿自选绘画形式表现五彩鸟。
3.将五彩鸟剪下来贴在大树上,装扮墙饰。
四、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歌曲)喂小鸟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学习歌曲《喂小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随节拍做鸟飞等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3.能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体验妈妈爱孩子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将《喂小鸟》的音乐磁带作为幼儿日常活动的背景音乐反复播放,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旋律。磁带录制的顺序为音乐游戏顺序:①小鸟和妈②鸟飞③喂食④大风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你养过小鸟吗?你见过鸟妈妈是怎样喂小鸟的?
二、幼儿倾听教师清唱歌曲《喂小鸟》,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和内容。
1.师:小鸟的家建在高高的大树上。它们在和谁说话?它们说了些什么?(教师以两种音色分别模仿小鸟和鸟妈妈范唱歌曲)
2.师: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呢?再听我唱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喂小鸟》第二段歌词。
教师扮演鸟妈妈唱第一段,然后用手势及表情指导幼儿扮演小鸟学唱歌曲第二段。
四、学玩音乐游戏。
1.演唱表演音乐①,教师当“鸟妈妈”,幼儿当“小鸟”,分别唱第一、第二段歌词,并配上动作。
2.“鸟妈妈”随音乐②,出去找食,飞一圈回到家中,按“小鸟”数量在地上捉虫,按音乐③到每个“小鸟”面前喂食(“鸟妈妈”向每只小鸟放下一条虫,“小鸟”点头,表示吃食)
3.“鸟妈妈”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跟妈妈去学本领吧!”在音乐②的伴奏下,“小鸟”跟“鸟妈妈”做鸟飞的动作。
4.音乐④:刮大风了,“小鸟”四散飞翔,但还是很勇敢的与大风搏斗,坚持飞行(发挥想象,改编各种鸟飞的姿势)风停了大家飞回家了。
五、幼儿分组游戏。
每组请一名幼儿做“鸟妈妈”,摇几下铃,窝里可飞入几只“小鸟”。提醒幼儿注意“飞行”时的安全和吃食时“鸟妈妈”和“鸟宝宝”的感情交流。
活动领域:社会活动
活动内容:鸟的王国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鸟,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
2.初步感知有关鸟的生活经验,鸟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环境、食物。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鸟类图片(孔雀、燕子、驼鸟、鸽子、麻雀、啄木鸟)
2.视频(天鹅孵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几种常见鸟。(孔雀、燕子、驼鸟、鸽子、麻雀、啄木鸟)
1.幼儿每人去找一只喜欢的小鸟。(播放鸟叫声)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小鸟朋友,让我们把请出来吧。”(将大树上的鸟找出来)
2.了解这些鸟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环境、食物。
“你请出的小鸟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嘴巴、羽毛、脚等方面说说鸟的外型特征。) “喜欢吃什么?”“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3.了解鸟类的卵生特性。
“鸟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呢?”(看视频)
4.总结鸟的特征。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鸟,那么这些小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身上长有羽毛、都是卵生的、都有硬硬的嘴巴,没有牙齿。
提问:“这些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羽毛的颜色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不一样;身体大小不一样。
二、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小鸟。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怎么来保护它呢?”
不捉鸟;(将请出的鸟送到大树边)不吃鸟肉、鸟蛋;爱护环境,不乱砍树木。
三、欣赏其它鸟,简单了解其名称。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鸟儿朋友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四、和好朋友跳个舞。(音乐《快乐的节日》)学鸟飞出活动室。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鸟儿朋友,它们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可好看了,让我们学小和小鸟一起跳个舞吧。”“一起飞到外面去玩会吧。”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大树和小鸟的欢乐时光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回应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2.能够运用语言、表情及动作表达大树和小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愤怒的小鸟”
玩法:幼儿围坐成半圆,扮演小鸟。教师扮演猎人,用小纸团依次扔向幼儿。被扔到的幼儿做出倒下或受伤的姿势,没被扔中的幼儿做出胜利的姿势。
2.采用“坐针毡”策略,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大树不高兴的原因。
(1)教师扮演一颗不高兴的树。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我说一颗不快乐的大树,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快乐吗?
(2)小结大树不开心的原因。
3.采用“坐针毡”的策略,讨论让大树快乐的方法。
(1)一名幼儿扮演大树,表现出伤心的情感,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这颗大树这么不快乐,我们真想帮帮他。让他快乐起来,你们也来一起想想办法吧!
(2)小结:让大树开心起来的办法。
4.教师旁白,引导幼儿表演“大树和小鸟的快乐时光”。
(1)分配角色: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小鸟。
(2)教师:在大森林里,有一颗大树长得高大粗壮,枝繁叶茂。有一只小鸟在上面做了窝,安了家,每天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小鸟问大树:“大树,你每天一动不动的站在这儿,你快乐吗?”
大树问小鸟:“小鸟,你每天忙忙碌碌,这么辛苦,你快乐吗?”
5.结束:放松游戏“鸟儿鸟儿不说话”
幼儿扮演小鸟,不能用嘴说话。教师讲述简单情境,如鸟儿们看见一朵漂亮的花,鸟儿们找到了好吃的食物等等,幼儿只能用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愤怒、伤心等。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我们一起编剧本
活动地点:三楼活动室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道具、头饰或照片等凭借物,完整讲述剧情。
2.知道戏剧表演需要剧本,能用添画的方式创作连环画剧本。
3.体验参与剧本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根据道具、头饰或照片等凭借物,完整讲述剧情。
活动难点:能用添画的方式创作连环画剧本。
活动准备:
1.森林里的大树与小鸟;
2.连环画的背景图:
第一幕 森林里的大树与小鸟;
第二幕 砍树人来了;
第三幕 小鸟失去家园;
第四幕 砍树人变种树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依次出示道具或头饰,回忆故事发展线索。
1.出示道具或头饰。
师:这是什么?谁用的?他在森林里做什么?
2.出示戏剧创作活动照片,幼儿根据照片讲述完整情节。
二、明确剧本内容和主要角色。
1.根据照片主要内容,讨论剧本的各个主要部分。
师:看看这几张照片,讲的是什么故事?
师:这就是剧本的第一部分,也叫第一幕。
2.讨论剧本各个部分的主要角色,教师用简笔画做记录。
三、出示连环画剧本背景图,幼儿创作连环画剧本。
1.出示连环画剧本背景图。
师:这是什么?(连环画剧本)这一幅图上有什么?
2.讨论每一幅图上需要添画的内容。
师:这一幅图上还缺什么?可以画在哪里?
四、幼儿分组绘画连环画剧本。
1.分组绘画。
2.展示与分享。
表演活动:小树和小鸟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学说对话,理解“粗壮、优美、茂盛”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故事图片展示、讨论等,了解故事中大树及小鸟的外形特点。
3.能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图片——树林(最高的树、粗壮的树、优美的树、茂盛的树、一棵小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一棵小树也有它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之间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小树和小鸟》)
2.欣赏故事。
(l)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有谁?(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故事中的大树有几棵?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高大的、粗壮的、优美的、茂盛的)
(如果幼儿回答不全,教师不要直接告知,可以借此机会再次欣赏故事)
3.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
(1)师:这四棵大树在故事开始时都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自己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话说一说,高大的树:我现在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了;粗壮的树:我发现我的腰越来越粗壮了,大风刮过来,我一定不会被刮倒;优美的树:你看我的姿势好不好看;茂盛的树:我身上的果实这么多可以给小鸟和小蛇吃)
(2)师: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是怎么说的呢?大树们又是怎样来安慰小树的?
(3)师:风雨雷电来的时候大树们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话说一说:大树们紧紧地拉住小树的手,它们保护了小树)
(4)师:在风雨中小树受到伤害了吗?力什么?(有四棵大树的保护)小树又是怎么做的?(小树很不以为然)
(5)师:你觉得小树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4.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鼓励他们创编故事的情节和结局。
(l)师:如果你是小树,你会怎么办?如果朋友们都离开了你,那你会怎么办?(鼓励幼儿讨论并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的情节和结局)
(2)师:请你跟你的同伴说一说你创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