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童剧本《等明天》活动方案(虞海萍)
发布时间:2017-12-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一、剧本分析:

小班的孩子对动画片喜爱有加。一天午餐后班上正在播放动画片《等明天》,教室里鸦雀无 声,我也坐在他们身边静静地陪着他们观看。

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孩子们三三两两开始讨论起来,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尽力让他们安静,而是竖起耳朵想听一听他们讨论些什么。原来,他们是在讨论动画片里那只没有房子住的小猴子。

“小猴子真是太懒惰了,所以没房子住!”

“小猴子不听朋友们的话,所以没房子住。”

“不是不是,是因为下雨了,小猴子不能盖房子!”

“小猴子一直在说等明天,他到底什么时候盖房子呀?”

“明天是哪一天啊?"

“等明天我就要出去玩儿咯。”

是啊,小猴子总是在等明天,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可是他的房子依然没有造好,只能到处乱跑乱跳。日常生活中不乏像小猴子一样“等明天”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开始进人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有的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穿衣,什么事都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被提醒时往往会像小猴子一样把“等明天”这句话挂在嘴边:“明天我再自己吃饭”“明天我再学穿衣服”“明天我再上幼儿园”。而这些喜欢说‘“等明天”的孩子最后依然没有学会本领, 他们就像小猴子一样一事无成。

从小养成“今天事今天做”,的好习惯对于小班的孩子尤其重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培养他们及时完成任务的习惯,让他们学做勤劳、不拖拉的好孩子。

二、总目标:

1. 了解小动物的知识以及小动物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

2. 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时间观念、天气现象、房屋的构造

3.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来诠释对角色的理解。

三、活动网络

 


 

四、活动内容:(部分)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等明天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

2.尝试根据课件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3.懂得要勤劳、不懒惰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知道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并能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看过《等明天》的动画片。

材料准备:故事PPT、小猴子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猴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 (出示小猴子图片)

2)师: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听一个发生在小猴子身上的有趣的故事。

2.观看PPT,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分段讲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及对话。

4.1)师:小动物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演示第一张PPT

2)师:小动物们都去哪儿了?小猴子呢?为什么它在淋雨?谁帮助了它?小动物们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小猴子又说了什么?(演示第二张PPT

3)师:天气怎么样?小猴子在干吗?它有房子了吗?好朋友那怎么劝它的?它是怎么回答的?(演示第三张PPT

4)师: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小猴子在干什么?它跟小动物们说了什么?(演示第四张张PPT

5)师:小猴子真的盖起了一座大房子吗?小猴子梦到小动物是怎么夸奖它的?(演示第五张PPT

6)师:第二天,客人们都来了,小猴子在干什么?它的房子呢?小动物们说了什么?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突然又下雨了,别的小动物都回家了,小猴子呢?(演示第六张PPT 4.熟悉角色对话。

 师:故事里的小猴子一直都在说什么?(等明天)小动物那是怎么劝小猴子的?(幼儿共同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5.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6.教师小结。

1)师:小猴子的房子能盖起来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师:如果不动手去做,天天都说等明天,事情一天拖一天,小猴子的房子能盖好吗?我们可不能学习小猴子,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提供故事《等明天》的故事盒.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角色。

2.在餐前餐后播放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录像,让幼儿欣赏童话剧的表演。

附故事:等明天

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心地唱歌跳舞。突然,大雨“哗哗”地下起来,小兔子着急地喊:“下雨啦,小伙伴们,快回家吧!”小动物们一边说“回家喽!回家喽!”一边急忙躲进了自己的家。只有小猴子到处乱跳.因为它没有房子,没有自己的家。小松鼠从树洞里伸出头: “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我不怕.”小青蛙躲在荷叶下喊:“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可是,可是……”小兔子从蘑菇房里伸出头:“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我没有家呀!小青蛙拿了一片荷叶递给小猴子,说:“快躲躲雨吧!”小猴子很感激地回答:“谢谢小青蛙!”小松鼠问:“我们的家都是自己造的,你为什么不为自己造房子呢?”小猴子说:“好吧!等明天,等明天我一定要盖一座漂亮的大房子!" 第二天,太阳都照到屁股了,小猴子还在花丛中睡懒觉。它想:今天天气真好,昨天淋雨真难受,今天多睡会儿吧!小花着急地拉小猴子:“小猴子,小猴子,别睡啦,你今天还要盖房子呢!”小猴子说:“我没说今天呀.我说的是明天!”大树在一旁听见了,对着小猴子说:“你昨天说的明天,不就是今天吗?”小猴子回答:“怎么是今天呢,是明天!”花草和大树一起说:“还明天啊?”小猴子不耐烦地回答:“你们放心,等明天我一定盖一座漂亮的房子,还要请很多朋友来我家做客。”

于是,小猴子就去通知小动物们了。小蜜蜂正在采蜜,小猴子跳过来:“   小蜜蜂,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小蜜蜂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

啄木鸟正在给大树看病,小猴子跳过来:“啄木鸟医生,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 ”啄木鸟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熊猫正拿着扫把扫地,小猴子跳过来:“熊猫大哥,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熊猫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小动物们正在玩开火车的游戏,小猴子跳过来:“大家安静,等明天请你们来我的新房子做客”小动物们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就这样,东跑跑,西逛逛,一天的时间很快又过去啦。小猴子跑累了,它伸个大懒腰:“今天通知了这么多朋友,真累呀!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吧 !”小猴子躺在地上睡起了大觉……

远远的,小猴子看到了自己的一座大房子,它开心地喊起来:“啊,我的房子多漂亮啊,朋友们,你们快来看呀!”小动物们都来了,熊猫竖起大拇指说:“小猴子的房子真漂亮!”小花也跟着锐:“小猴子的房子真宽敞!”小动物们围着小猴子的房子观看,夸奖小猴子。小猴子得意极了, “哈哈哈”地笑着。

第二天,客人们都来了,可是小猴子还在睡觉,小青蛙连忙叫它:“小猴子,快醒醒!”小猴子揉揉眼睛说:“朋友们,你们都在啊,快来看看我的新房子吧!”小蜜蜂到处张望:“你的新房子在哪呢?”啄木鸟也说:“是啊是啊,你的新房子呢?”小动物们都问:“是啊是啊,你的新房子呢?”小猴子也到处张望:“对呀对啊,我的房子呢?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没关系.等明天吧!”小白兔着急地对着小猴子说:“又是明天,如果今天下雨 ,看你往哪儿躲?”也真巧.刚说下雨.“轰隆隆”真的下起雨来了。客人们都急忙回家去了,只有小猴子东奔西跑,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可这怪谁呢?小猴子总是说“等明天、等明天”,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做成。也好,让大雨把它浇清醒些,把这个“等明天”的坏毛病改掉吧!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可爱的熊猫(美术)
活动目标:
1.能用蜡笔沿着熊猫的模样,上下上下,有顺序的涂色。
2.独立为熊猫添加眼睛和嘴巴,完成绘画。
3.体验绘画熊猫活动的挑战与乐趣。
活动重难点:有顺序的涂色,独立为熊猫添加眼睛和嘴巴,完成绘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熊猫的身体特征,了解习性。
2.材料准备:熊猫图片、勾好线条的熊猫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出示熊猫的图片,激发幼儿绘画、涂色的愿望。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特别喜欢吃竹子,它的全身只有两种颜色,大家猜猜它是谁呢?(熊猫)
(2)师: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熊猫的图片)
(3)师:熊猫的模样大家都能看出来,可是它穿上衣服了吗?(没有)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它的衣服是黑色和白色的)
(4)师:我们一起给它们画一画好吗?
2.教师示范给熊猫涂色,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
(1)师:那么怎么涂色呢?(教师涂色示范)
(2)师:老师老涂给大家看,一会儿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我是怎么涂色的。(一下一下涂,按顺序涂色)
(3)师:小朋友拿出手在空中试一试。
3.知道需要给熊猫添加椭圆形的眼睛和弯弯的嘴巴。
(1)师:熊猫的衣服穿上了,它还缺什么呢?
(2)师:嘴巴和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呢? 
4.看教师示范绘画熊猫的眼睛和嘴巴,知道它们在熊猫头部的位置。
(1)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熊猫曲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在熊猫头上的什么位置?(熊猫的眼睛是黑色的,在头部的上半部分) 
(2)师:我们一起用小手在空中试一试。
(3)师:熊猫的嘴巴在哪里呢?是什么形状的? (熊猫的嘴巴是弯弯的线条,在头部的上半部分) 
5.幼儿动手进行绘画活动,注意不要把纸撕破。 
师:现在小朋友们一起来画自己的小熊猫 ,我们绘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不能把画纸撕破,涂色要上下上下地涂,有顺序地涂) 
6.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绘画可爱的熊猫。 
7.活动结束。 
(1)师:我们小朋友画的熊猫都展示在绘画墙上了,你喜欢谁画的熊猫呢? 
(2)师:我们把这只可爱的熊猫带回家贴在我们的房间里,让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提供熊猫图片、油画棒、作业纸,让幼儿进行绘画“熊猫”的活动。 
2.在智力区提供熊猫拼图,供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内容:可爱的小猴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在游戏中,尝试用身体动作和神态表现小猴子顽皮、好动的特点。
3.知道小猴子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尝试用身体动作和神态表现小猴子顽皮、好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在动物园观察过小猴子,对小猴子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幼儿在平时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小猴子图片一张、《西游记》的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1.出示部分拼图图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会是什么的尾巴呢?到底是谁的尾巴呢?这幅画里就藏着这个动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师:小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手呢?它的脚呢?
2.欣赏视频《西游记》,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1)师:今天我们这儿有很多关于小猴子的秘密,你们想去看看吗?(观看视频《西游记》) (2)师:你们看过这个小猴子吗?它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本领呢?谁来学一学孙悟空? (幼儿自由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3)师:她像孙悟空吗?哪里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还有谁更像孙悟空?哪里像?我们噫起来学一学。(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头、五官、四肢、走路动作来学)
3.在游戏中感受并表现小猴子顽皮、好动的动作与神态。
(1)师:小猴子喜欢玩木头人的游戏吗?我们说儿歌的时候,小猴子可以自由玩耍。(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和神态表现小猴子顽皮、好动的特点)
(2)师:当儿歌中说到“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小猴子能不能动呢?那我们要摆一个小猴子的造型,老师要拍下来,看哪只小猴子最像孙悟空。(幼儿玩游戏,教师拿摄像机拍摄幼儿表演小猴子的动作)
4.回放幼儿游戏的录像,评选美猴王。
师:刚才小猴子都很像孙悟空。那谁最像小猴子,谁是今天的美猴王呢?(幼儿一起探讨选 出今天的美猴王)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播放《西游记》的音乐和录像,满足幼儿模仿的欲望,教师指导幼儿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如:抓耳挠腮、蹦蹦跳跳。
附儿歌《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
扛起枪来打敌人,
一不能动,
二不能笑,
谁动谁笑就打谁。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蜜蜂做工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2.在游戏情景中,能根据歌词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变换动作。
3.学习小蜜蜂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活动重难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能根据歌词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观察过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小蜜蜂和小花的头饰数目与幼儿人数相同,小蜜蜂的手偶一只。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了解歌词内容。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一个神秘的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那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客人就在故事里。
(2)师:冬天快要到了,小蜜蜂呀来匆匆去匆匆忙着做工,它们想赶在冬天来临前盖好暖和的小房子过冬,如果不采蜜,不做工,冬天来了,它们就没有暖和的小房子和食物。
(3)师:神秘的客人来啦!(出示小蜜蜂的手偶)
2.欣赏并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师: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也是说小蜜蜂的,大家想听吗?
(2)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歌里有谁?歌里唱了些什么呢?
(3)师: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
3.幼儿选择头饰,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律动表演。
(1)师:小蜜蜂是怎么采蜜的?小蜜蜂在哪里采蜜?谁来扮演小蜜蜂,谁来扮演小花?
①自由选择小花和小蜜蜂的角色边唱边表演。
②互相交换角色边唱边表演。
③根据歌词内容,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变换动作。
(2)师:哪一句话小蜜蜂在飞?哪一句话小蜜蜂在采蜜?(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按歌词逐句变换动作)
(3)幼儿再次分角色边唱边表演。
 4.幼儿示范表演,丰富动作。
(1)师:刚才我发现有一只小蜜蜂和一朵小花表演得和别人不一样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幼儿示范)
(2)师:你喜欢哪个动作?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小蜜蜂和小花是好朋友,它们在一起时很高兴,大家在表演时眼睛都要注视彼此,脸上露出笑容。(幼儿边唱边表演)
5.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师:小蜜蜂勤劳吗?那小朋友们要学习小蜜蜂,像它一样爱劳动,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将“小蜜蜂”的头饰、蜜糖罐放在音乐区,播放《蜜蜂做工》的音乐,供幼儿跟随音乐学做小蜜蜂的动作进行表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