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本分析:
小班的孩子对动画片喜爱有加。一天午餐后班上正在播放动画片《等明天》,教室里鸦雀无 声,我也坐在他们身边静静地陪着他们观看。
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孩子们三三两两开始讨论起来,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尽力让他们安静,而是竖起耳朵想听一听他们讨论些什么。原来,他们是在讨论动画片里那只没有房子住的小猴子。
“小猴子真是太懒惰了,所以没房子住!”
“小猴子不听朋友们的话,所以没房子住。”
“不是不是,是因为下雨了,小猴子不能盖房子!”
“小猴子一直在说等明天,他到底什么时候盖房子呀?”
“明天是哪一天啊?"
“等明天我就要出去玩儿咯。”
是啊,小猴子总是在等明天,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可是他的房子依然没有造好,只能到处乱跑乱跳。日常生活中不乏像小猴子一样“等明天”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开始进人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有的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穿衣,什么事
从小养成“今天事今天做”,的好习惯对于小班的孩子尤其重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培养他们及时完成任务的习惯,让他们学做勤劳、不拖拉的好孩子。
二、总目标:
1. 了解小动物的知识以及小动物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 2. 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时间观念、天气现象、房屋的构造 3.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来诠释对角色的理解。 三、活动网络 四、活动内容:(部分)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等明天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 2.尝试根据课件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3.懂得要勤劳、不懒惰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知道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并能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看过《等明天》的动画片。 材料准备:故事PPT、小猴子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猴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 (出示小猴子图片) (2)师: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听一个发生在小猴子身上的有趣的故事。 2.观看PPT,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分段讲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及对话。 4.(1)师:小动物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演示第一张PPT) (2)师:小动物们都去哪儿了?小猴子呢?为什么它在淋雨?谁帮助了它?小动物们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小猴子又说了什么?(演示第二张PPT) (3)师:天气怎么样?小猴子在干吗?它有房子了吗?好朋友那怎么劝它的?它是怎么回答的?(演示第三张PPT) (4)师: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小猴子在干什么?它跟小动物们说了什么?(演示第四张张PPT) (5)师:小猴子真的盖起了一座大房子吗?小猴子梦到小动物是怎么夸奖它的?(演示第五张PPT) (6)师:第二天,客人们都来了,小猴子在干什么?它的房子呢?小动物们说了什么?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突然又下雨了,别的小动物都回家了,小猴子呢?(演示第六张PPT) 4.熟悉角色对话。 师:故事里的小猴子一直都在说什么?(等明天)小动物那是怎么劝小猴子的?(幼儿共同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5.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6.教师小结。 (1)师:小猴子的房子能盖起来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师:如果不动手去做,天天都说等明天,事情一天拖一天,小猴子的房子能盖好吗?我们可不能学习小猴子,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提供故事《等明天》的故事盒.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角色。 2.在餐前餐后播放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录像,让幼儿欣赏童话剧的表演。 附故事:等明天 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心地唱歌跳舞。突然,大雨“哗哗”地下起来,小兔子着急地喊:“下雨啦,小伙伴们,快回家吧!”小动物们一边说“回家喽!回家喽!”一边急忙躲进了自己的家。只有小猴子到处乱跳.因为它没有房子,没有自己的家。小松鼠从树洞里伸出头: “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我不怕.”小青蛙躲在荷叶下喊:“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可是,可是……”小兔子从蘑菇房里伸出头:“小猴子,小猴子,下雨啦,快回家呀!”小猴子说:“我没有家呀!小青蛙拿了一片荷叶递给小猴子,说:“快躲躲雨吧!”小猴子很感激地回答:“谢谢小青蛙!”小松鼠问:“我们的家都是自己造的,你为什么不为自己造房子呢?”小猴子说:“好吧!等明天,等明天我一定要盖一座漂亮的大房子!" 第二天,太阳都照到屁股了,小猴子还在花丛中睡懒觉。它想:今天天气真好,昨天淋雨真难受,今天多睡会儿吧!小花着急地拉小猴子:“小猴子,小猴子,别睡啦,你今天还要盖房子呢!”小猴子说:“我没说今天呀.我说的是明天!”大树在一旁听见了,对着小猴子说:“你昨天说的明天,不就是今天吗?”小猴子回答:“怎么是今天呢,是明天!”花草和大树一起说:“还明天啊?”小猴子不耐烦地回答:“你们放心,等明天我一定盖一座漂亮的房子,还要请很多朋友来我家做客。” 于是,小猴子就去通知小动物们了。小蜜蜂正在采蜜,小猴子跳过来:“ 小蜜蜂,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小蜜蜂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 啄木鸟正在给大树看病,小猴子跳过来:“啄木鸟医生,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 ”啄木鸟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熊猫正拿着扫把扫地,小猴子跳过来:“熊猫大哥,等明天来我的新房子做客!”熊猫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小动物们正在玩开火车的游戏,小猴子跳过来:“大家安静,等明天请你们来我的新房子做客”小动物们回答:“好的,我们一定来!”就这样,东跑跑,西逛逛,一天的时间很快又过去啦。小猴子跑累了,它伸个大懒腰:“今天通知了这么多朋友,真累呀!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吧 !”小猴子躺在地上睡起了大觉…… 远远的,小猴子看到了自己的一座大房子,它开心地喊起来:“啊,我的房子多漂亮啊,朋友们,你们快来看呀!”小动物们都来了,熊猫竖起大拇指说:“小猴子的房子真漂亮!”小花也跟着锐:“小猴子的房子真宽敞!”小动物们围着小猴子的房子观看,夸奖小猴子。小猴子得意极了, “哈哈哈”地笑着。 第二天,客人们都来了,可是小猴子还在睡觉,小青蛙连忙叫它:“小猴子,快醒醒!”小猴子揉揉眼睛说:“朋友们,你们都在啊,快来看看我的新房子吧!”小蜜蜂到处张望:“你的新房子在哪呢?”啄木鸟也说:“是啊是啊,你的新房子呢?”小动物们都问:“是啊是啊,你的新房子呢?”小猴子也到处张望:“对呀对啊,我的房子呢?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没关系.等明天吧!”小白兔着急地对着小猴子说:“又是明天,如果今天下雨 ,看你往哪儿躲?”也真巧.刚说下雨.“轰隆隆”真的下起雨来了。客人们都急忙回家去了,只有小猴子东奔西跑,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可这怪谁呢?小猴子总是说“等明天、等明天”,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做成。也好,让大雨把它浇清醒些,把这个“等明天”的坏毛病改掉吧!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内容:可爱的熊猫(美术)
1.能用蜡笔沿着熊猫的模样,上下上下,有顺序的涂色。
2.独立为熊猫添加眼睛和嘴巴,完成绘画。
3.体验绘画熊猫活动的挑战与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熊猫的身体特征,了解习性。
2.材料准备:熊猫图片、勾好线条的熊猫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出示熊猫的图片,激发幼儿绘画、涂色的愿望。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特别喜欢吃竹子,它的全身只有两种颜色,大家猜猜它是谁呢?(熊猫)
(2)师: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熊猫的图片)
(3)师:熊猫的模样大家都能看出来,可是它穿上衣服了吗?(没有)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它的衣服是黑色和白色的)
(4)师:我们一起给它们画一画好吗?
2.教师示范给熊猫涂色,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
(1)师:那么怎么涂色呢?(教师涂色示范)
(2)师:老师老涂给大家看,一会儿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我是怎么涂色的。(一下一下涂,按顺序涂色)
(3)师:小朋友拿出手在空中试一试。
3.知道需要给熊猫添加椭圆形的眼睛和弯弯的嘴巴。
(1)师:熊猫的衣服穿上了,它还缺什么呢?
(2)师:嘴巴和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呢?
4.看教师示范绘画熊猫的眼睛和嘴巴,知道它们在熊猫头部的位置。
(1)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熊猫曲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在熊猫头上的什么位置?(熊猫的眼睛是黑色的,在头部的上半部分)
(2)师:我们一起用小手在空中试一试。
(3)师:熊猫的嘴巴在哪里呢?是什么形状的? (熊猫的嘴巴是弯弯的线条,在头部的上半部分)
5.幼儿动手进行绘画活动,注意不要把纸撕破。
师:现在小朋友们一起来画自己的小熊猫 ,我们绘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不能把画纸撕破,涂色要上下上下地涂,有顺序地涂)
6.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绘画可爱的熊猫。
7.活动结束。
(1)师:我们小朋友画的熊猫都展示在绘画墙上了,你喜欢谁画的熊猫呢?
(2)师:我们把这只可爱的熊猫带回家贴在我们的房间里,让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提供熊猫图片、油画棒、作业纸,让幼儿进行绘画“熊猫”的活动。
2.在智力区提供熊猫拼图,供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