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童剧《小熊请客》活动方案(中四班 朱旻
发布时间:2018-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小班戏剧主题:小熊请客
执笔人:朱旻晨
【主题背景】
    在小班幼儿的眼中,动物是他们的好朋友,动物是具有灵性的。小动物和他们一样有感情和思想,幼儿乐于扮演和模仿可爱的小动物。如果将做客的情节融入到幼儿的表演游戏中,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事半功倍,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表演活动中,更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性,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养成习惯。于是幼儿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小熊请客》就这样开始了,为他们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铺上第一块基石。
【核心内容】
自然科学 社会品质 表演能力
【主题目标】
1.知道正确做客的方式,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知道每个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通过信息交流、观察比较等方式,运用语言、绘画、表演、游戏等途径表达自己获取的经验。
3.有初步的角色意识,模仿学习角色对话,能大胆创编适合的语气、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各个角色,并知道在候场时要保持安静,做个文明小演员。
4.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风格,能发挥想象为乐曲创编相应动作。
5.在与同伴合作表演中,能通过竞选、观看、讨论等方式学会简单评价,共同体验戏剧游戏和创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6.知道剧本是由台词、动作指示组成的,能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制作剧本。
 
 
 
 
 
 
【主题网络】
 
 
 
小熊请客》主题网络图
 
 
 
 
 
 
 
 
 
 
 
 
 
 
 
 
 
 
 
 
 
 
 
 
【内容检索】
第一周
美术活动:可爱的小熊——用圆形,尝试表现小熊的脸部特征。
健康活动:聪明的小熊——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语言活动:小熊请客——了解小猫、小狗、小兔几种小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社会活动:有礼貌的小客人——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文明礼貌的举止和语言。
科学活动:小动物吃什么——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综合活动:我们的剧本——知道剧本是由台词、动作指示组成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丰富剧本《小熊请客》。
音乐活动:三只熊——在到小熊家做客的游戏情境中,试着根据听辨音的高低表现三只熊的特征。
小熊盖楼房——学会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摆放小椅子。
【区域游戏】
内容 目标 材料 玩法
语言区:
小熊请客
1.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编故事。
自制图书《小熊请客》
 
 
1.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姿势和用眼卫生。
2.能与同伴一起阅览自制图书,相互交流书中内容,进行简单讲述。
美工区:
可爱的小熊
1.用粘贴、添画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
2.鼓励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大胆地设计各种牛奶包装。
1.各种绘画工具,如油画棒,颜料,泥工等材料。
2.各种粘贴用具:白胶、棉签、纸张。
在观察老师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方式。大胆想象,用各种不同绘画材料进行添画与创作,设计出自己的牛奶盒。
建构区:
小熊的家
1.乐意和同伴交往,
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2.能结合生活经验,和伙伴共同搭建小熊掉的家。
 
1.软泡积木。
2.木质积木、塑料管状积木等。
 
幼儿相互结伴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可以相互商量、讨论,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创作。  
表演区:
小熊请客
1.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体验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2.借助图书剧本熟悉台词情节,尝试练习剧本中的角色对话。
 
1.自制道具:小熊、狐狸、小猫小狗头饰。
2.演出服饰:各种小动物的衣服。
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各角色的出场顺序,有序的上下场,能完整表演。
 
【活动方案】
                         第一周:小熊爱请客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内容:小动物吃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
3.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热爱自然。
活动重点: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活动难点: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活动流程:
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
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
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
延伸提示
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音乐)三只熊
活动目标:
1.在到小熊家做客的游戏情境中,试着根据听辨音的高低表现三只熊的特征。
2.愿意跟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3.在唱唱跳跳中感受家庭的甜蜜。
活动重点:在到小熊家做客的游戏情境中,试着根据听辨音的高低表现三只熊的特征。
活动难点:愿意跟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进行大小比较
材料准备: PPT、音带
活动流程:
一、小熊出来玩
在这幢美丽的大房子里住着三只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
二、到小熊家做客
1.熊爸爸来开门
2.熊妈妈来开门
三、三只熊来表演
 
活动领域:综合
活动内容:我们的小剧本
活动目标:
1.知道剧本是由台词、动作指示组成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丰富剧本《小熊请客》。
2.能根据故事情节,用图文的形式设计制作剧本。
3.积极参与,体验创作带来的喜悦与成功感。
活动重点:知道剧本是由台词、动作指示组成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丰富剧本《小熊请客》。
活动难点:能根据故事情节,用图文的形式设计制作剧本。
活动流程:
1.教师依次出示道具和头饰,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2.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构成及作用。
3.师幼共同设计图画剧本。
4.展示制作好的剧本,并根据剧本进行简单的讲述故事。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音乐)小熊盖楼房
活动目标:
1.巩固学习韵律操,能随音乐的节奏正确表演相应的动作。
2.学会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摆放小椅子。
3.在音乐游戏中,注意倾听音乐,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重点:巩固学习韵律操,能随音乐的节奏正确表演相应的动作。
活动难点:学会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摆放小椅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相距 40厘米的平行线2条,两个大圆圈、幼儿人手一张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数高楼
教师带领幼儿站成大圆圈,请4—6位幼儿扮演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活动。
二、游戏活动---小熊盖房子。
教师将幼儿站成两队,五人一队。游戏开始,幼儿站在起跑线后面,教师发令后,两队的前排2名幼儿跨过“小河”,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搬起椅子沿圆圈摆好,立即返回本队,拍第二名幼儿的手,然后站到本队末尾。第二名幼儿立即出发,直至将5张椅子摆成圆圈,就算小熊的房子盖好了。
三、放松游戏------谁是小熊
1.幼儿人手一张小椅子站成大圆圈,幼儿站在椅子的后面,教师拿走一张椅子。
2.音乐响起,幼儿面向圆心,边唱歌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围着大圈跑。音乐停止,幼儿立即找一张小椅子坐下,教师问?“小熊是谁呀?”幼儿指着没有找到椅子的幼儿说:“小熊就是他”此幼儿站到圆心。教师再拿走一张椅子,游戏重新进行。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小熊请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猫、小狗、小兔几种小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2.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请客、做客的简单礼节。
活动难点:了解小猫、小狗、小兔几种小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熊、小猫、小狗、小兔头饰
2.小鱼、肉骨头、胡萝卜图片
3.《小熊请客》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看挂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吃什么食物?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小熊今天也要请客,它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物,他要请谁呢?
(2)教师利用挂图讲故事,提问:小猫来了,小熊要请他吃什么呢?
小狗来了,小熊要请他吃什么呢?
小兔来了,小熊要请他吃什么呢?
三个小动物最后对小熊说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说?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了解几句常用的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知道做客吃饭时,不能自己下手拿,不能站在
板凳上伸手自己夹,应让妈妈或其他人帮忙夹
在自己的盘子内,不能把自己爱吃的全夹在自己盘子内。
做个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
请客时要热情、有礼貌的招待来访客人。,
三、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请几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讲故事,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对话,加强语言能力,提醒幼儿在表演时注意礼貌对话。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内容: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文明礼貌的举止和语言。
2.鼓励幼儿大胆用清楚的语言叙述自己做客的经历,引导幼儿安静、专心地倾听同伴谈话。
3.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谈,乐意在集体场合谈话,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做客的图片
2.请幼儿回忆爸妈带自己做客的经历
活动流程:
一、教师出示做客的图片
二、引导幼儿与最好的同伴交谈,要求每个幼儿将自己做客的经历说给同伴听。
三、请几名幼儿给大家谈谈自己做客的经历或请几名幼儿在集体表演做客的游戏。
四、教师围绕做客的话题,拓展谈话内容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到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的礼节。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美术)可爱的小熊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了解小熊脸部的特征。
2.用圆形,尝试表现小熊的脸部特征。
3.体验儿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绘画活动乐趣。
活动重点:在看看、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了解小熊脸部的特征。
活动难点:用圆形,尝试表现小熊的脸部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1.对形状有一定经验。
2.知道绘画作品中背景的意思。
物质准备:
1.教师用ppt(小熊的画法及小熊实物图片)
2.人手一支笔,一张画纸和一些圆形饼干;背景用圆形各色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形,引出圆形饼干
1.出示圆形,幼儿想象
这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自由想象)
2.出示饼干,导入主题
圆圆的还像圆圆的饼干。(出示饼干)猜猜谁喜欢吃饼干?
二、边听边看,了解熊的脸部特征
1.观看ppt,听儿歌看绘画过程
儿歌:圆圆圆圆一块饼,啊呜用力咬一口,一根小棒往下戳,变成一根棒棒糖,放到弯弯嘴巴里,掉下两块饼干屑,拉手跳个圆圈舞,先开一朵半圆花,又开一朵半圆花,哇哦!一只小熊画好了。
2.再次欣赏,巩固绘画小熊的步骤
3.贴上背景,完成完整的美术作品
要求:画好小熊后,在小熊的背景里贴上一块一块饼干,给小熊吃的饱饱的。
三、幼儿作画,尝试绘画小熊
1.幼儿自由创作,尝试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张贴幼儿作品
3.观看实物小熊ppt,完整欣赏熊的特征
四、分享饼干,体会吃饼干的快乐
吃饼干,体会快乐,结束活动。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内容:(体育)聪明的小熊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重点: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爬行。 
活动难点:倒退爬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 
活动准备:
小鼓一只,水果图片若干,供幼儿爬行的场地小青蛙、小蜜蜂、小乌龟放置在场地的周围,作为小动物的家,小熊头饰若干,录音机、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师:(出示小熊头饰)我是熊妈妈,那你们是谁呀?
我们小熊听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吧!
二、听信号变换方向和变速爬行。 
师:咚咚咚,这是什么?妈妈要小熊听着鼓声来学本领。
(和幼儿商量怎么样的信号是按照怎么样爬
(1)听信号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转圈爬。 
(2)听信号向前变换速度爬。 
(3)听信号转圈变换速度爬。 
(4)听信号交替爬行向前、转圈变换速度爬和倒退着爬。
三、变换方式朝制定目标爬行。 
师:我们小熊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跟着老师爬,最后爬回家)
四、游戏“小熊找水果”
师:在草地的那边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把他们运回家吧。
五、放松活动“小熊洗澡”。 
师:小熊宝宝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妈妈给你们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小熊小熊真快活。 熊宝宝和妈妈一起回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