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神话剧、歌舞剧、音乐剧、木偶剧、幼儿戏曲等幼儿戏剧表演是容易受到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类型,它创设了生动的故事情境和语言表达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但在幼儿园日常开展的戏剧表演活动中,往往由于老师的指导失当,戏剧表演并不受到幼儿喜爱。有的教师按照成人戏剧的表演要求来指导幼儿,过分重视表演技能的训练,轻视幼儿自身的体验,把教师对于故事的理解强加给幼儿,角色的对话、动作、表情都由教师决定,不允许幼儿有自己的创新和发挥。“不能像你这样”“下面一句应该是……”“你怎么又错了”,这就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指导语和评价语。
教师对表演技能的过高要求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幼儿达不到要求,常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幼儿就会因指责和自责产生高度的紧张。我们在现场观察中常见到幼儿因紧张而忘台词、忘动作,急得直哭泣。
还有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戏剧表演时,缺乏必要的道具和环境创设,活动效果极其一般。例如,有位老师在开展儿童剧《一群小猫去旅行》时,连小猫、小花、树精灵的头饰都没有,造成幼儿角色意识不清,整个表演生硬而无趣。
其实,幼儿戏剧区别于成人戏剧,除了学习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体验活动:对角色的体验、对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通过初步的体验增强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兴趣,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所以,我们在指导幼儿戏剧表演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自主游戏,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戏剧就是一种“好玩”的游戏,演员和观众都是孩子自己,人人都有可能扮演戏中的某一个角色,人人都会坐在下面看表演,演员与观众没有截然的界限,在演出中,常还有演员的互换、所有孩子,都是游戏的主人,大家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所以,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幼儿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角色和同伴、自由展开故事情节、自发交流游戏规则,自主评价效果优劣,也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矛盾纠纷等。例如孩子们对《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本表演了几次之后,幼儿对自己的角色表演欲望逐渐降低,于是,可以孩子们商量互换角色,以前扮演小猫的,下次扮演大树。这种角色的改变,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多份收获,也可以使同一戏剧孩子们长时间玩得不亦乐乎。
2、巧用音乐,增添幼儿戏剧色彩
音乐和歌曲是敲开戏剧大门的好方法,戏剧中有的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幼儿进入情境,营造氛围。有的音乐还能成为角色的标志,帮助演员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随着音乐唱唱跳跳动起来。
例如,在《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中,可以融入多段音乐,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表演欲望,使他们在表演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第一幕“小猫出场”,用一段节奏鲜明欢快的《健康舞》音乐,孩子们在节奏明显的乐曲中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场了。有了音乐的加入,“小猫们”的队伍再也不歪歪扭扭了。第二幕“小猫摘花”,可以用《花仙子》音乐,由一部分幼儿扮演“花朵”,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花朵”顷刻间把教室变成了花园。
3、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戏剧表演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媒介,我们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火花,体验创新后的成功感。例如,儿童剧《一群小猫去旅行》有多个场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小猫、小花、树精灵的头饰,布置美丽的森林的氛围,搭建河上的小桥,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表情,力求不同的表演效果等。
即使孩子们用两张椅子面对面作为剧中的“大口袋”,老师也不能说“不像”去否定孩子,要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戏剧表演中的疑难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4.经验迁移,增强幼儿戏剧体验
戏剧体验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围绕戏剧角色及剧目内容开展不同方面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戏剧角色特点及故事内容的理解,为戏剧表达及创造积累经验。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性别、年龄、体态、性格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性别方面,男性的声音较厚重,女性的声音较甜美;在年龄方面,老人的语速较缓慢,小孩的语速较轻快;在性格方面,高傲的人常发布命令,而谦逊的人则语调柔和。如《一群小猫去旅行》中狂妄的怪兽对小猫说:“快起来给我拉滚子!”,台词体现怪兽的傲慢,而当小猫向其他动物转述怪兽的命令时则说:“怪兽说要我们帮他拉滚子。”语调显然温柔了许多,这能帮助幼儿体验角色的差别。
戏剧体验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围绕戏剧角色及剧目内容开展不同方面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戏剧角色特点及故事内容的理解,为戏剧表达及创造积累经验。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性别、年龄、体态、性格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性别方面,男性的声音较厚重,女性的声音较甜美;在年龄方面,老人的语速较缓慢,小孩的语速较轻快;在性格方面,高傲的人常发布命令,而谦逊的人则语调柔和。如《一群小猫去旅行》中狂妄的怪兽对小猫说:“快起来给我拉滚子!”,台词体现怪兽的傲慢,而当小猫向其他动物转述怪兽的命令时则说:“怪兽说要我们帮他拉滚子。”语调显然温柔了许多,这能帮助幼儿体验角色的差别。
总之,幼儿戏剧只有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生活经验,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调用多种艺术手段,激发浓郁的儿童情趣,才能让孩子们爱上幼儿戏剧。(该文章发表于省级期刊《新课堂》2016.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