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广化幼儿园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15-09-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霞

 

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开题论证书
 
 
 
 
 
 
 
 
 
 
 
 
 
                 幼儿教育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课 题               李玲华                      
 
责  任  单  位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开  题  时  间           2015年5月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5年10月14日
地点:区教师发展中心一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刘霞、周曙菁、朱旻晨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四)研究过程与方法(五)预期成果(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儿童戏剧活动:是指以儿童(0-14岁)为对象、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活动。包括欣赏、游戏、创作、表演等。在本课题中主要突显学龄前儿童(3-6岁)的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演等方面的幼儿戏剧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儿童戏剧活动:指依托主题活动内容开展的儿童戏剧活动。
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根据幼儿年龄、能力发展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戏剧活动的内容,并探究其多元有效的组织形式、途径、方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研究领域现状:
英国艺术教育家里德就认为不正式的游戏可以发展为艺术的活动,“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我国幼教学者边霞从儿童文化的视角对“艺术”和“游戏”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她认为,戏剧可以从儿童的角色游戏发展而来,游戏无形中发展了“戏剧对话能力,”还丰富了“戏剧艺术感受力”。可见,戏剧和儿童具有一种天然的、和谐的、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幼儿园中,常常会以故事表演或者表演游戏这种“戏剧性”活动作为文学作品复习、巩固记忆的形式,同时这种表演也成为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新年联欢会”等节日庆典上的重要节目。表演游戏一般是儿童自发的戏剧活动,但是教师经常把表演游戏引入到教育活动中,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论是故事表演还是表演游戏,它们的关注点放在了儿童的语言、动作的表演环节上,没有看到儿童自主导演、自主编排、自主进行道具制作、动作设计等戏剧创作的多种内在要求。
2、研究价值:   
《指南》中提出:“要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能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儿童戏剧”能自然融合音乐、歌唱、表演、对白、舞蹈等多元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相关的道具、服装等舞台效果,是一种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最容易契合的综合性艺术,特别容易与其它艺术形式融合运用,营造一个开放式、互动式和引导式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发展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延伸到幼儿的自我发展、独立人格的培养、建构一种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间文化,而不同的民间文化又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教师若能将本土地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依托主题活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的戏剧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主题课程内容,探究多元有效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途径和组织指导策略。
(2)进行以儿童戏剧活动为载体,提高幼儿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现等方面能力的可行性研究,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音乐感受、肢体表现、与人合作等能力的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戏剧文化素养,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包括:戏剧活动的开发利用能力、指导幼儿戏剧活动的组织能力、整合各类资源能力等)。
2.研究内容与重点:
(1)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的研究
对小中大年级现有主题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通过教师有目的筛选、改编、创编,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
(2)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的学习、优秀儿童戏剧活动组织案例分析,探索儿童戏剧活动多元化的组织与展现形式,实践中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戏剧活动开展途径和组织策略。在组织戏剧活动时,以戏剧表达为开端,让幼儿以扮演角色的方式表达自我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以戏剧创作为主干,围绕步步展开的戏剧冲突,使幼儿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戏剧表演为结束,将幼儿先前获得的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经验统整起来,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戏剧作品”。 
(3)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对于师幼发展的研究
通过儿童戏剧活动开展,激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现诸方面的能力,增强幼儿感受与表现美的情趣和审美体验;同时提升教师整合课题实施元素,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的能力(文学、音乐、表演转化的能力、主题活动中戏剧资源开发等能力,游戏化组织活动的能力),形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童戏剧活动实施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为“儿童戏剧内容开发”和“实施策略研究”,而这些研究都将依托于主题活动背景下进行。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
准备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9月)
(1)开题准备工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填写好申报表,参加区开题论证。
(2)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负责人,明确分工。
(3)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丰富有关儿童戏剧活动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4)课题组制定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对儿童戏剧活动的了解及困惑。
(5)定期召开课题组沙龙活动,在课题研究目标、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研究阶段:(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
(1)第一阶段:(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开展研究,积累资料,确定内容。
前期调查分析小中大各年级主题课程内容,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并进行梳理,确立实施内容。
(2)第二阶段:(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依托主题,确立儿童戏剧内容并全面实施研究活动。
定期开展课题组沙龙活动,将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教研组研讨活动中。针对幼儿现在的特点、兴趣、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围绕“表现素材收集”、“组织方式研讨”、“分组分工制作”、“编排表演引导”、“展示评价”等环节,以幼儿为主体,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组织实施策略。
(3)第三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展示与研讨,形成比较完整的儿童戏剧活动实践方案。
通过大中小年级儿童戏剧活动展示与研讨,分析与完善,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方案,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师整合课题实施元素,提升相关活动组织能力。
总结阶段:(2018年3月至6月)
(1)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提炼成果,课题结题报告。
(2)做好成果展览工作。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了解家长对于儿童戏剧活动的认识,以及幼儿园教师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所需要提供的帮助。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2)行动研究法:从幼儿对儿童戏剧活动参与的兴趣、表现方式、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指导策略,有效提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达表现能力。
(3)个案研究法:主要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案例进行分析。
(4)经验总结法:主要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最后形成有效的儿童戏剧活动实践策略。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成果 
(1)课题申报 (评审书、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
(2)经验总结(研究论文或随笔    课题组成员)
(3)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展示(大中小年级每学期至少2个    课题组成员 )
(4)儿童戏剧活动案例集(活动方案     课题组成员)
(5)儿童戏剧活动展示资料(戏剧活动照片   课题组成员)
(6)儿童戏剧活动音像一套(戏剧活动光盘   课题组成员)
(7)课题组学习资料(研讨活动沙龙     课题组成员)  
2.最终成果    
(1)优秀教学案例集(案例      课题组成员)    
(2)论文集        (论文      课题组成员)  
(3)幼儿园主题课程(融于戏剧活动的园本课程    课题组成员)    
(4)结题报告(报告      课题主持人)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一)课题名称的设置
    适切,未做调整。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
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儿童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幼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
(三)课题的概念及研究核心的界定
课题的概念表述中0-14岁表述不太贴切,不需要对“儿童”一词进行概念界定,对戏剧进行细化解释,跳脱出拿戏剧解释戏剧,总体的概念界定需要重新梳理。
研究的核心,建议放在以下几点:
1.幼儿对角色的自由分配
2.幼儿对开展的故事情节了解
3.幼儿自主商量角色对话,音乐氛围
4.幼儿自主创编、表演内容
(四)课题研究内容
围绕某一主题,随着儿童戏剧经验整合与提升的进程,由师幼共同建构一系列戏剧活动,从戏剧表达开始,到戏剧创作,最终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对角色的认识:戏剧需要角色扮演,围绕角色的特征与生活来展开。幼儿可以从感知、模仿、造型、想象、控制、情感等方面去充分认识、理解、表现角色,这一层次的学习是为了鼓励幼儿敢于表现、充分表现,为后一阶段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奠定基础。
2.情节创作和场景创作:幼儿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想象角色、情节、场景,并将想象内容通过道具,场景的形式呈现。
3.自主表演与表达:有前面两个阶段作铺垫,戏剧表演自然成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在表演中自由选择角色、自主创编情节、并通过肢体、表情和语言大胆表现剧中的角色。
(六)研究的纬度
    研究要有落脚点,基本有3个纬度的研究目标
1.教师;2.幼儿;3.园所。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主题背景:依托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活动内容而开展
儿童戏剧活动:是指以儿童为对象,适应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活动,包括欣赏、表演、创作等学习、游戏和日常活动,在本课题中主要突显幼儿的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演等方面的幼儿戏剧活动内容。
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根据幼儿年龄、能力发展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并探究其多元有效的组织形式、途径、方法。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依托各类丰富的戏剧文化,依托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戏剧活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的戏剧活动,进一步丰富主题课程内容,探究多元有效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途径和组织指导策略。
(2)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幼儿对戏剧的热爱,培养幼儿初步的戏剧欣赏和戏剧表现能力,包括幼儿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现诸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思考、认识自我及周围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戏剧文化素养,以及探索研究的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能实施课程又能研发有效实施过程的教师队伍,推动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2.研究内容与重点:
(1)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的研究
对小中大年级现有主题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通过教师有目的筛选、改编、创编,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
(2)幼儿园儿童戏剧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在实践中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戏剧活动开展途径和组织策略。如:围绕某一主题,随着儿童戏剧经验整合与提升的进程,由师幼共同建构一系列戏剧活动,以戏剧表达为开端,让幼儿以扮演角色的方式表达自我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以戏剧创作为主干,围绕步步展开的戏剧冲突,使幼儿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戏剧表演为结束,将幼儿儿先前获得的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经验统整起来,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戏剧作品”。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为“儿童戏剧内容开发”和“实施策略研究”,而这些研究都将依托于主题活动背景下进行。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注明是否同意上述重要变更内容)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