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组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2015.9—2016.1)
发布时间:2015-10-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金茹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小班组子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撰写人:陆金茹

20159——20161

一、研究目标

通过教师研究、开展儿童戏剧编演活动,通过指导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编写与表演儿童戏剧作品,丰富师幼的人文素养,培养师幼的审美情趣,提高师的幼鉴赏能力。为达到目的,我们将通过子课题研究实现:

(一)幼儿培养目标

1、通过儿童戏剧活动,把养成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幼儿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升。

2、在儿童戏剧活动过程中,依托主题活动,开发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开展的戏剧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主题课程内容,探究多元有效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途径和组织指导策略。

3、激发幼儿对戏剧的热爱,培养幼儿初步的戏剧欣赏和戏剧表现能力,帮助幼儿认识多元文化,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肢体表现、自主创造、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自我、学习沟通、了解周围世界,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童年。

(二)教师培养目标

儿童戏剧指导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不仅自己能编汇演,还要会做导演,通过组织幼儿创编剧本、排演、设计制作道具、舞台布景、布置服装、化妆、灯光、配乐等,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和综合技能,培养教师课程开发、资源利用的意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增强教师凝聚力。

二、研究内容

(一)理论实践研究

1、儿童戏剧创编与主题活动融合的策略。

2、儿童戏剧中幼儿认知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

3、儿童戏剧教学研究及小班儿童戏剧活动指导的不同策略。

(二)实验对象研究

1、儿童戏剧活动中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策略。

2、儿童戏剧活动中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策略。

3、儿童戏剧活动中发挥家长、社会、社会资源的策略。

三、课题实施

(一)研究对象

广化幼儿园小二、小三、小四班全体师生

(二)研究时间

20159月至20161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采用“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行动研究过程,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边实践、边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研究中改进与完善,根据实践研究中取得的成效,分析概括出具有推广价值的规律性经验。

2、文献研究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查阅有关戏剧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著作,通过分析、整理、筛选,吸纳其合理部分,在借鉴创新的基础上为我所用,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观察法: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言语、表情、行为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反应,并进行记录分析。通过观察与分析来调整戏剧活动的内容、开展途径和组织策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跟踪观察,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通过个案研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情况,收集到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从问题中反思研究,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多元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发展。

(四)研究措施

1、在儿童戏剧活动中,通过对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的解读、演绎、编写,对幼儿进行感情熏陶。

2、为幼儿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展示与发展空间,在儿童戏剧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与进步,使其充满自信。

3、在儿童戏剧活动中,敏锐的观察幼儿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引导,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健全的性格。

4、让儿童戏剧走进幼儿生活。积极倡导,广泛宣传,大力推进“亲子共演”活动,把儿童戏剧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社会、大自然,让幼儿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受到戏剧表演的启蒙教育。

()子课题具体研究实施步骤与内容

1、幼儿园小班戏剧活动内容开发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从经典故事、传统戏剧、生活趣事等方;筛选有趣的日常游戏,精挑简单的故事,开发单一场景的故事表演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筛选、改编、创编,开发适合小班幼儿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

2、幼儿园戏剧活动有效运用的研究

主要探究多元有效的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途径和组织策略,以孩子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立足兴趣点,拓展深化,使得幼儿园戏剧活动内容有效运用。

3、小班组内初步实施儿童戏剧

(1)从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班级、园内楼道创造性表演的环境创设。如在各班级创设表演角、创造性游戏中的大舞台等,园内楼道内大环境主要以演艺中心、小剧场为主。

(2)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注重材料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目的性等。

(3)加强创造性儿童戏剧表演中的师幼互动,教师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创造性戏剧表演水平和能力。

(六)制定子课题方案、申报子课题计划

初步拟定于20159制定本子课题研究方案,并进行子课题申报,具体研究内容和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学习      2015.09.01——2015.09.30

组织老师进行儿童戏剧表演的概念界定的学习,儿童戏剧表演的基础理论收集与分享,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目标。并就班级表演区及楼道的创设进行讨论和设想。

第二阶段:制定小班年龄段儿童戏剧具体计划内容2015.10.8——2015.10.30

   组织教师进行组内的关于儿童戏剧表演的定位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的研

讨。制定具体的年级组子课题计划,并进行班级表演区及楼道的初步创设。

第三阶段:依托主题活动,确立小班儿童戏剧内容并全面实施研究活动。2015.11.01——2015.11.30

对小班现有主题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从经典故事、传统戏剧、生活趣事等精挑简单的故事;有目的筛选、改编、创编,开发小班幼儿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科学、美术、语言、游戏等活动),经过筛选我们选定主题活动《冬天到》开展课题实施活动,开发适合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冬天到》网络图

 

 

 

 

 

 

 

 

 

 

 

 

 

 

 

 

 

 

 

 

 

 

 

 

 

 

在主题活动《冬天到》中,旨在通过让孩子们通过儿歌、故事的学习;有趣

的日常游戏,初步开发单一场景的故事表演内容。将动物、植物在冬天的变化特点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然、大胆地演绎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参与环境的布置,乐意参与表演,学会欣赏别人,能按照自己意愿选择剧中角色,与同伴一起团结协作,完成组内的小剧场汇演。

第四阶段: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总结经验       2015.12.01——2015.12.30

子课题组成员做好活动方案、个案资料等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提炼成果,撰写课题小结。

   (七)子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子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由年级组长负责、按照教师专长进行课题分工,责任到人,实施科学、有效的课题管理。每2周一次的课题组活动,传达科研信息、讨论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做有心人,多收集、积累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做好观察记录,使课题研究行之有效,便于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