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2017.9-2018.2)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2017.09——2018.02

执笔人:叶晔

一、研究目标:

1.围绕班主题宝宝真能干”,形成和调整适合班上学期年龄段幼儿表演的戏剧活动,推动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

2.理论学习主要围绕幼儿的戏剧年龄特点,以及幼儿通过幼儿戏剧可以得到那些发展等方面进行开展。为老师们构建幼儿主题式戏剧活动,组织幼儿戏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老师的课题的研究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⒈继续加强幼儿园戏剧特色环境的彰显,营造更好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⒉重点研讨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探究戏剧活动与各领域的渗透的方式与方法。

3.在戏剧课题的实施中,逐步提炼教师在戏剧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本学期,我们还将把研究重点放在戏剧课教案的设计上。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并及时反思重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放在“自由生成”上,要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始终是自由的,并处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同时积累好的,有章可循的戏剧课案例。

3.以戏剧节为依托的戏剧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在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幼儿观看儿童剧表演,学习观众素养;在幼儿园举办戏剧节等幼儿演出活动等。让主题课程中的人物、动物“走”出来。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来调整戏剧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

2.游戏法: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映;表演游戏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  

3.经验总结法:即需要教师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工作。在总结经验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典型要用《指南》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判断,经验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四、研究对象:班组全体幼儿

五、研究过程:

阶段:结合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做好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学习活动,继续充实理论,鼓励教师上网自主阅读、搜集相关的戏剧曲目及知识等方式,提高组内老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阶段:跟踪观察戏剧活动中幼儿的发展,从中梳理戏剧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有哪些。

阶段:继续做好环境的彰显,结合戏剧班级特色,创设相适宜的环境等。

阶段:观察各年龄段幼儿戏剧能力的差异性。

第五阶段:以戏剧主题周为载体,渗透将幼儿戏剧的价值渗透到各个领域,发展幼儿的戏剧表达和戏剧表现能力。

阶段:总结                 

1.集中研讨本学期课题组工作收获。

2.收集并整理上传本学期课题组材料。

3.反思活动开展过程,撰写课题相关论文、心得。

4.收集整理区域游戏过程性资料,如:幼儿作品、表演照片等。

六:主题网络

语言:看图讲述:分果果                 

社会:中秋月儿圆                        

科学:芝麻开门                           

艺术:歌曲:月儿圆圆打月饼  

班组课题成员:

    虞海萍 朱旻晨 周小钧 叶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