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课题研究阶段计划(2018.2-2018.6)
发布时间:2018-05-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叶老师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内容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2018.02——2018.06)
执笔人:叶晔
一、研究目标:
1.围绕小班主题“果宝乐园”和“小熊过桥”,形成和调整适合小班下学期年龄段幼儿表演的戏剧活动,推动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
2.理论学习主要围绕幼儿的戏剧年龄特点,以及幼儿通过幼儿戏剧可以得到那些发展等方面进行开展。为老师们构建幼儿主题式戏剧活动,组织幼儿戏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老师的课题的研究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⒈继续加强幼儿园戏剧特色环境的彰显,营造更好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⒉重点研讨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探究戏剧活动与各领域的渗透的方式与方法。
3.在戏剧课题的实施中,逐步提炼教师在戏剧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来调整戏剧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
2.游戏法: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映;表演游戏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  
四、研究对象:小班组全体幼儿
五、研究过程:
二、主要成果形式
1.阅读绘本讲故事。
2.绘本童话剧演出。
三、阶段实施内容
(一)第一阶段
表演内容的选择,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内容。首先,符合幼儿阶段特点的内容,教师在选择幼儿表演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喜欢与理解,同时又便于幼儿表演。童话、故事题材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表演,这就需要教师多多观察幼儿活动,发现幼儿的关注点,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确定表演内容。
其次,作品要有一定的情境,即在一个故事中出现的场面和主角的活动内容,在幼儿阶段,幼儿活动场面不宜太多,尤其是小班幼儿,场面最好一个。
(二)第二阶段   
游戏的组织过程与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是幼儿表演好情节的前提,在此之前,幼儿必须很好理解作品内容,掌握作品中角色的形象特征,深入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等。很明显各作品中各个角色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对它们把握准,才能形象表演出它们的神态、形象来。如小白兔的声音很细,大灰狼的声音很粗,小白兔碰到大灰狼神态会很害怕,而大灰狼显得阴险而蛮横。又如在“狐狸与乌鸦”的故事中,狐狸在夸乌鸦声音很细、很甜,心情很是着急,都是幼儿用心体会才能表演出来的。
(三)第三阶段   
启发幼儿表演的创造性,在表演游戏中离不开创造,只有发挥幼儿创造力才能使表演层次有一个大的提高。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幼儿的经验,幼儿表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儿童表现才会更富创意,根据不同的戏剧主题内容,收集和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戏剧游戏的种类、形式和内容,并深入研究和挖掘戏剧游戏的教育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挖掘绘本中经典的角色、对话、故事情境、发展情节等元素,作为拓展绘本戏剧的依据,经过教师们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与调整,逐渐形成丰富有趣的绘本戏剧内容,将绘本中美丽的画面、有趣的故事、细腻的情感从纸质的绘本书中拉出来,让孩子们来亲身体验。教师在实施绘本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导读、开放讨论、游戏体验、情境表演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共同分享绘本的精彩,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第六阶段:总结                 
1.集中研讨本学期课题组工作收获。
2.收集并整理上传本学期课题组材料。
3.反思活动开展过程,撰写课题相关论文、心得。
4.收集整理区域游戏过程性资料,如:幼儿作品、表演照片等。
六:主题网络
语言:果宝乐园、小熊过桥                
社会:过桥我不怕                     
科学:水果的沉与浮                           
艺术:三只熊
七、小班组课题成员:
    虞海萍 朱旻晨 周小钧 叶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