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戏剧表演中展示自我
----大班年级组幼儿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学期阶段总结
从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来看,家长在孩子的教学中参与较少,我们这次童话节想要创造条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和孩子共同完成童话剧的表演。我们鼓励家长在家中和孩子共同选择剧本,讨论感知孩子的兴趣点。其实,这也是很多家长首次参与孩子的童话剧表演,因此大家都表现得很积极,参与度比较高。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们反映,平时感觉孩子不太爱表达,但是因为家长的积极参与,忽然发现孩子原来表达能力有一手,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愿望,表述自己的喜好,家长们自己总结,看来平时在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喜好出发,家长蹲下身态,和孩子平等交流,这样,才能提高孩子与家长互动的积极性,也从而增进了亲子感情。
我们认为童话剧表演应当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过程,如果低于幼儿认知,会因为程度太浅而失去兴趣;超出认知发展,则会因为难度过大而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后决定用一个可爱并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来作为表演剧本。
一、巧妙选择音乐。
一个完美的童话剧必须有音乐的装点才可以,音乐的选择不仅应当充分考虑小朋友的喜好,也应该满足童话剧情的需要,烘托氛围,推进剧情,恰到好处。在经过精心的改编后,我们为这个童话剧加入了《狮王进行曲》、《的士高》、《四小天鹅》、《欢庆》等许多美妙的音乐及歌曲。这些歌曲既能够吸引儿童,让孩子一呼百应,整体参与,也能够和童话剧情相互结合,情境貌并存,完善和丰满童话剧的表达。
不同的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音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据定了后期效果。为了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在设计时,我们也多参考一些类似的童话剧,吸收其优点,提炼其精华。选择这些音乐及歌曲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大多数是幼儿学过的、会唱的,可以很自然的融入到童话剧的表演当中。将这些经典曲目加入到童话剧中孩子们也觉得很开心,现在小朋友只要听到这些歌曲,就会情不自禁的联想起童话剧——《皇帝的新装》。
三、自主选择角色。
童话剧《皇帝的新装》经过设计与改编,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大班儿童受到自身表达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基础,童话剧的台词大多是精美的、重复的,孩子易于模仿。因此,在童话剧的多次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幼儿都能够尝试演不同的角色,他们甚至在熟悉表演后,能创造性的表演。老师给与的空间没有限制,孩子们各显身手,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表演没有开始,你永远不会知道孩子们会表演什么。当老师一声令下:“童话剧表演开始啦”,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坐在他想演的角色的位置上。“老师,昨天我演的是皇帝,今天我想演大臣。”“老师,百姓我还没演过呢,我要演百姓。”……在角色的选择上,我们完全尊重幼儿的意愿。
在童话剧的角色选择上,孩子有绝对的选择自由,并且“随机”选择性较大。每天放学时,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也通常是:“今天你演的是什么啊?”由此可见,家长们其实也希望孩子能积极的参与,快乐的表演。
四、共同制作道具。
1.师生布置场景。
童话剧的精彩演绎与各种各样的道具是分不开的。在本次演出中,我们为幼儿提供许多有趣的道具,用来增强童话剧表演过程中的乐趣,如夸张的宫殿、可以跨越穿行的栅栏等。很多道具也必须要有幼儿的参与,比如“帽子”上的是小朋友自己涂的颜色,然后自己贴到树上去的;“栅栏”上的花也是幼儿自己动手剪剪贴贴装饰的……
2.亲子制作头饰。
在人物头饰的制作上,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制作,以此丰富孩子们的感知,加强对剧中角色的了解和认识。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家长们又一次和孩子熟悉了一遍角色,并告知孩子这样设计的原因,让孩子对剧中角色的认识更加深刻。难能可贵的是家长们还认真写下了观察实录,详实地记述了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等细节,让孩子们的童话剧表演变得更加多彩,也让我们从这些细节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孩子。
虽然这次童话剧表演的场景和道具并不华丽,形式也并不新颖,但却给我们班的孩子与家长带来了一次非常快乐、非常新奇的体验。在演童话剧的过程中,剧中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以及浅显易懂的生活道理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得影响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享受了童话世界的绚丽多姿,也让自己的童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各个班级在摸索、探究、实践、反思,我们一线教师在这过程中,陪伴孩子,发动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