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10月束佳)
发布时间:2015-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佳

 一、本月课题研究具体情况

在幼儿园总课题计划的引领下,我们在本月首先制定、研究了大班年龄段的子课题计划。我们大班组课题成员对大班现有主题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结合主题《动物王国》开展课题,开发适合大班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我们设计了《动物狂欢节》主题活动网络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欣赏音乐、动画片了解几种动物的特点,将动物的特点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然、大胆地演绎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己装扮自己,学会欣赏别人,较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较恰当的为自己选择剧中角色,与同伴一起团结协作,完成音乐剧的设计、演出。由此还生成了第一个剧本《笑翻天的农场》。

二、研究中的困惑

当我们把戏剧看成是幼儿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时,戏剧教育的内容就不再仅仅局限于“表演”了。在戏剧教育课程中,表达、创作和表演构成了戏剧教育的内容,有了剧本如何表达戏剧呢,这是初期研究者的一大困惑。

三、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戏剧表达是指儿童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假想的情景中,以角色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儿童的戏剧表达从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

这里的“模仿”是指用身体(或言语)对人、动物、事物各种特性及其细节进行动态性再现、复制的能力。小班幼儿主要模仿熟悉的人或动物。如模仿小兔子跳、小老鼠偷吃食物、妈妈对宝宝说话的温柔语气等。中班幼儿主要模仿常见的人物或动物,如模仿小鸭和母鸭散步、游泳、觅食的动作和神态,模仿绘本中狐狸要吃掉小猪时凶恶的表情和小猪害怕狐狸的表情,并能初步模仿常见的过生日、吃饭、洗澡等生活事件的过程。大班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一些新的经验,如餐厅礼仪等。在模仿过程中,幼儿需要调动以往的经验,并借助感官,用表情、动作、声音和言语表达出来。幼儿的模仿可以不完全相同,通常带有他们自己对模仿对象的理解,是他们自己特有的表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