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对儿童戏剧活动《一群小猫去旅行》反思(一)
虞海萍
这个儿童戏剧活动的构思来源于著名绘本《十一只小猫做苦工》。绘本故事使用了儿童故事经典的三段式格式,在重复中富有童趣,同时剧情也较为曲折,有一个巨大的高潮。加之该故事中角色多样鲜明,非常适合进行表演。
在进行表演之前,我先组织幼儿进行了语言领域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了解故事梗概,熟悉故事角色,掌握三段式故事中重复的语言片段。果然不出我所料,幼儿对于这故事有着极高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幼儿就已经能在第三段重复中自己说出台词,有些幼儿的故事复述已经带有了表演的成分,这让我颇为惊喜。幼儿用言行告诉我:“老师你的故事选对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检验幼儿对于剧情的掌握程度,我开始利用饭前的休息时间请小朋友上来讲这个故事。幼儿对这个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使得多次听故事时依旧保持着第一次听时的兴奋,有些幼儿甚至会在下面与讲故事的幼儿配合说台词,这让我意识到,是时候推进音乐剧编排的进程了。
音乐表演剧的编排,首先需要我将绘本故事改变成剧本。为了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进一步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其中自然也包括戏剧相关的内容,因为改编出来的剧本首先要具备戏剧的特点。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后,一份剧本就呈现出来了,我将其命名为《一群小猫去旅行》。将十一只改为一群,是我不希望有人数限制,可以给更多幼儿表现的机会。将做苦工改为去旅行,因为这样就丰富了剧情,在表演编排时可以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把原作的做苦工保留,作为戏剧的高潮。
幼儿角色的分配是在结合幼儿具体特长的基础上再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的。这会让幼儿非常珍惜自己选择的角色,也会对自己的角色充满了兴趣。
对台词是幼儿参与编排的第一部,也是目前真正完成的一步。在前期大量的经验基础上,幼儿对于这一部分的掌握程度已经很高了,有些幼儿甚至能巧妙的加上一些台词让故事更加有趣,这让我不得不赞叹幼儿的创造力。
在排练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当角色固定后,应当是每一次排练所有演员都要到场的,但是由于换季期间天气变化大,每天都有幼儿因身体原因缺勤。而幼儿由于抽象思维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排练过程中需要真人参与。所以缺勤使得排练的进程有些缓慢。
另一个问题在于,在没有道具的支持的环境下,幼儿的代入感不强,有些只是在念白,不能很好的代入情感。对此,我选择在排练时出示相关的环境图片,先调动起幼儿的情绪,所以这一情况目前有所好转。
在这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是我在下一阶段着重克服的,同时也会把相关的经验代入日后的排练中。相信我们会呈现一台出色的音乐表演剧!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