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对儿童戏剧活动《一群小猫去旅行》反思(二)
虞海萍
幼儿音乐剧《一群小猫去旅行》已经开展到了第二阶段了。在第二阶段中,孩子们将真正成为小演员,开始自己的表演。
作为指导教师,在幼儿正式成为演员之前,必须不断帮幼儿巩固之前学习的部分。我会时不时地请一些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来讲述《一群小猫去旅行》的故事,同时说到角色对白时,幼儿也齐声一起说。这么做也是在不断为幼儿巩固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当然,作为指导教师,还有更多的准备工作要做。首先是剧幕的划分。《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故事是比较长的,必须划分为三幕进行。三幕的划分是故事发生的场地,这样也给了幼儿足够的舞台去进行表演。
其次就是道具的制作。与其花钱买道具,不如利用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优势去制作道具。道具的制作包括树精灵的头饰,老怪兽的头饰,树林等等。根据之前的经验,纯手工制作的视频很容易损坏,所以在成品之后,我都用透明胶把这些道具塑封起来,便于保管和保护。这些道具虽然不会在一开始排练的时候就使用,但是我也会渐渐地从树林到头饰慢慢带入到排练中。
因为幼儿在冬季体质较差,所以出勤率不稳定。为了应对排练时人没到的突发情况,我安排每个幼儿都进行每个角色的扮演的学习。一方面,让每个幼儿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日后筛选角色时,我会有更多的选择,同时,集体排练时我也可以兼顾所有的幼儿,不会顾此失彼。
排练以幕为单位进行。最开始是角色站位,紧接着是站位说台词,再是说台词配手势动作。整个排练的过程可以说是较为流畅的。
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些幼儿就像天生的小演员,走上舞台就会演,甚至还会自己加动作,加台词。他们的台词让戏剧更加生活化,幼儿化,趣味化,这是给我很大的惊喜。当然也有一些幼儿较为害羞,伸展不开,不愿意说台词,做动作,比划的成分比较多。还有一些幼儿可能就是无法理解,无法代入,记不住台词等。幼儿的个体差异是正常的,我会在排练中不断观察,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让他在舞台上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在这一阶段的排练中,问题比较大的是舞蹈动作的编排。因为幼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力度都不能达到要求。每次动作都做不齐,这点让我很是烦恼。所以我决定在下一阶段的排练中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简化或者改编某些动作,让幼儿能大胆的做,尽情的做,开心的做。
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串联剧本,难度会更上一层楼,但是我相信,知道能够层层递进,不断巩固,我们的进展也会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