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中的物品替代
——对儿童戏剧活动《一群小猫去旅行》反思
邵冰青
“老师,扮演中需要的大口袋没有,怎么办呢?我们不会做?”第一队的杨帆一脸着急的问我,“啊呀,这真是个问题,怎么办呢?班级里面也没有口袋啊,这样吧,你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解决吧!”杨帆回到队伍里,对队友说道:“自己想办法解决吧”。金珂说:“要不拿我的被子吧”“太脏了吧”金珂的主意刚说出来就被人否定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杨帆一个人在活动室里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似乎在找些什么,最后她搬了两个小椅子,椅背对着椅背,中间空出一小段距离,“我们就用这个做口袋吧,从这个中间爬过去,怎么样?”“好”,杨帆的想法得到了队友的支持。
《11只猫做苦工》的场景以及道具非常多,而且负责,很多孩子们能自己制作,很多则对孩子们很有挑战性,比如说猫的面具或者桥之类的孩子们有之前扮演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就制作好了,但是这里面出现了“大口袋”孩子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我给了孩子们空间,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杨帆她们就想到了找物品替代,在镜头中有一个场景则是杨帆在活动室里一边走一边找,其实她就是在找活动室里面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替代的,可见孩子们在寻找“替代物”上面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老师应该给予支持,并不是说这个物品“不像”而去否定孩子,相反的应该多鼓励孩子的这种遇事能自己解决的习惯。可见绘本扮演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心,还促进了孩子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