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对幼儿戏剧《丑小鸭》的分析与思考
束佳
一、本月课题研究具体情况
1.在课题背景下继续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
2.实施、开展剧本《丑小鸭》
二、研究中的困惑
表演游戏均存在道具匮乏、数量不足、单一的问题。幼儿表演时缺乏必要的装扮,造成幼儿表演时角色感或角色意识不强,经常是表演草草而过,降低了表演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游戏环境空间狭小,其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是实际空间较小,而是一些教师缺乏对游戏环境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由此造成表演空间不足,幼儿表演时缩手缩脚,无法大胆想象,原本需要创意的表演游戏因环境的束缚而变得呆滞。
三、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1.儿童剧可以带给孩子快乐,满足儿童娱乐的愿望
在儿童剧场里,孩子的笑声俯拾皆是,创作者借着剧情与技术,引领孩子们的情感自然流露,情绪得到发泄,想象力也得以发挥。这些愉快的经验,对培养儿童健康活泼的人格是相当重要的。
2.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滑稽、幽默是儿童剧的基本要素之一。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心态开放的表现,儿童受儿童剧的耳濡目染,就算学不会创造幽默,至少也可以学会了欣赏幽默。幽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压力与痛苦,它在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幽默感能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除了娱乐性外,具备教育性的功能与价值在儿童剧场的传达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常常被忽略或扭曲。一出好的儿童剧并不是要去讨观众的掌声或笑闹,也不是要以人多或制作大堆的华丽布景取胜;虽然儿童剧的主要对象是儿童,但也一样可以是呈现真、善、美、爱的精彩精致演出,更可以结合社会现实现象引领孩子们作积极性的思考与讨论。当戏落幕时,留给观众的除了是愉快的经验外,也应该具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一种能够省视自身并关怀周遭的人格启示。教育性又包括以下几方面:
1.情绪的疏通及自我的展现
我们时常听到大人们在教训小孩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耳无口,有规有矩等等。这显示了儿童的情绪目前仍被大多数成人所漠视,他们几乎没有生气或不高兴的权利,也很少有高兴时得以手舞足蹈的自由,做任何事总得在大人严厉眼神的监视下进行,致使原本应该活泼天真、充满想象力与行动力的儿童,被迫强颜欢笑迎合成人或正襟危坐故作乖巧。
然而,若透过创造性肢体活动或故事扮演等戏剧活动的进行,儿童便可以舒展平常积存已久的内外在压力,并可以在活动中实现平常所被禁止的童趣行为或天马行空的梦想,进而由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逐渐肯定自我,撇开恐惧与畏缩的藩篱。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观察
观察在儿童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仔细敏锐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从这个扮演中认知到将来的社会角色,认知到人际关系的互动。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者,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各种表演,都充满了童真之美。
(2)模仿
透过观察才能模仿。孩子们通过观察爸爸的口头禅、妈妈的习惯动作才能进行“过家家”,才能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同样,儿童通过这些艺术活动,表现了心灵美、自然美,创造了美的形象,创造性的表现了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想象
孩子们善于想象。他们能够从一个洋娃娃的身上想象出许许多多的事情来,而且一边玩儿一边说。
(4)创造并且进入异想天开的虚拟情境
在平日中,孩子们被现实限制的想象空间获得充分的发挥。儿童由此被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摆脱那些明显的单一思考模式和一成不变的陈腐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