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对儿童剧《丑小鸭》的反思
《丑小鸭》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身世曲折,一出生就因样貌与众不同,被公认为样子十分丑陋。但他善良、向往美好;经历了多重艰难困苦之后,终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丑,因为自己本来就不是鸭子,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篇童话的主要寓意就是: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只有勇敢坚强地面对艰难困苦,才有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勉励人们明白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另外,《丑小鸭》里还渗透着爱的教育,例如告诫我们不能欺辱弱小、不能饥笑有缺陷的人、要热心救助有困难的人等等。
目前国内以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改编的剧目不少,说明此题材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查阅已有的改编作品,大多局限于原作,内容和情节比较简单,时长较短,角色性格单一,形象扁瘪,不耐咀嚼,且艺术特色单调。因此,对此剧本我进行了重新的创编和改编。
1、不局限于原著角色的单调,特配置了一组正面、一组反面的角色行当,前者如鸭妈妈、大黄狗、熊伯伯、众小熊,后者如大花猫、小母鸡、众小鸭、风娃娃、雨娃娃,完善地构成了戏剧矛盾的要素——对立面。让主角丑小鸭处身于一个既有歧视,也有爱心的环境里,从而反映“不懂爱、缺乏爱心”的一方,与“充满爱心”的另一方的矛盾。
2、将原著故事讲述平白的叙事方式,改为组织戏剧矛盾演绎戏剧冲突的叙事方式,让情节有起承转合。
3、将原著角色性格简单、形象平面单一,改为赋予每个角色以一定的鲜明的性格形象和象征意义,且配以相应的情节和不同的行为细节,以及音乐形象,使角色表现色彩丰富。
4、将主角丑小鸭的性格形象定位为不断成长,由不解歧视,继而到忍受歧视,进而勇斗歧视,最后宽容歧视,合理地展示了她在爱心熏陶下慢慢变得坚强的情绪变化过程,丰满完美了其形象,深化和扩展了励志和教化的主题。
5、不囿于原著仅仅讲述外形美丑变化的故事,而进一步深化原著的主题, 设置主题歌之一《我们都很美》,揭示美的定义为“我们健康我们美,我们勇敢我们美,我们诚实我们美,我们能干我们美,我们懂爱我们美,世界懂爱我们美”,说明美的含义是多元的,懂爱才懂得美,有爱才有美,对幼儿作正确导向。
在整个的剧本排演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拼搏中,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人只要有了梦想,那么,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