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5月 虞海萍)
发布时间:2017-05-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虞海萍

活动反思

              ——对儿童戏剧活动《花木兰》反思

广幼 虞海萍

《花木兰》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并不熟悉,所以先让孩子们观看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让孩子们认识花木兰,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勇作战的故事。从而知道了花木兰是个巾帼英雄。
      在孩子们了解了花木兰的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尝试表演儿童戏剧《花木兰》。

我们先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确定下来,如:花木兰、将军、匈奴首领、匈奴兵、军医、鼓号手。每个角色的台词编排好,再编排成适合孩子演绎的儿童剧本。

本剧本共分三幕,第一幕:木兰出征,讲述的是在北朝时期,匈奴不断扩张,试图侵占中原,英勇的战士们和可恶的匈奴展开了一场生死博斗。于是将军和花木兰出场,将军说:“战士们!匈奴已经逼近,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一定要将这帮可恶的匈奴打败。”花木兰紧跟着说出“抗战到底,保家卫国。”第二幕:两军大战,共分四场。第一场讲述的是匈奴兵们也不甘示弱。匈奴首领说:“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匈奴的厉害,哈哈哈!”匈奴兵紧跟“支持首领!支持首领!”接下来的三场,讲述的是花木兰和匈奴兵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第三幕:大获全胜,讲述的是花木兰他们打败了匈奴兵,从此国家太平,举国上下都是一片欢声笑语。在此剧本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习每个角色的台词及旁白的解说。

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非常投入,认真学说每个角色的台词,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上了肢体动作,融入到戏剧游戏的表演当中。

第二幕中的第三场“替父从军、沙场激战”中,汉军与匈奴军的一次厮杀是表演的难点。这一幕既要表现出战争的激烈,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我们老师首先在动作的编排上采用两军整体对垒和士兵两两厮杀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过多的两两厮杀,同时在表演上也保证了时长,体现出两军激战的激烈与持久。在道具的使用上,我们老师也考虑达到了安全性。我们利用建构区的一些长的、三角的泡沫积木替代兵器,这样兵器即使打到身上也是软软的不会痛,也很安全。经过这样的编排与选择,“替父从军、沙场激战”一幕在视觉效果上既很好地体现了激烈与拼杀的感觉,又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演员的要求更加明确了,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表述也更加成熟,动作的演绎也越发夸张和形象了。孩子们对戏剧表演游戏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017.5.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