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习惯教育渗透班本化戏剧课程
周小钧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园三年的生活乃至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间节点中,教师需要把一系列孩子需要的良好习惯与知识的养成渗透在班本化课程中。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教育理念会给幼儿关于生活与学习两方面的价值取向的引导。那么如何将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进班本化课程?我们进行了一下的尝试。
案例:教育如何渗透?
班本化主题课程基于的故事《挑食的小姑娘》,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不爱吃健康食品,只爱吃垃圾食品的小姑娘,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自己变得又笨又丑,想和小动物学本领却怎么也学不会,最在医生的帮助下,知道了健康食品对于身体是十分重要的,最后爱上了健康的蔬菜水果。故事对于孩子来说不难理解,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于,在刚入学的特殊时间里,能否利用这个主题,把我们的班级管理理念融入主题课程中得以实现。
社会活动《买菜去》,我们就将食物分类融入进环节中,小朋友对于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的特征以及好处有了系统化的认识。本次活动还延伸到了午饭和点心时间,我们让孩子看一看、尝一尝今天的饭菜里藏着哪些蔬菜宝宝和水果宝宝,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表演活动《挑食的小姑娘》,当孩子们已经熟悉故事内容后,我们利用戏剧表演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角色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和孩子共同商讨,什么样的行为对于表演是有帮助的,反之,什么样的行为会打断表演。孩子们从自己的活动出发,懂得了有序的重要性。如角色分配时,如果这次没有当上喜欢的角色,可以在下一次进行交换,吵吵闹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我们喜欢的表演活动中断;还没有轮到我上场时,我需要在候场区安静等待并认真观看演出,这是对其他小朋友的礼貌;当表演活动中途,当我突然想要上厕所时,不能自己忍住不说,要赶快去小完便回来继续进行表演……
通过这个班本主题课程下的每一个活动,我们将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进每一个环节中,孩子们自然的接受并且很好的内化成自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