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吴昕语、胡一舟等 |
观察地点 |
中二教师 |
观察时间 |
12月19日 |
行 为 描 述 |
吴昕语、胡一舟等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角色:猫队长、小猫、怪兽。猫们背起了小背包,开始了他们的旅行。猫队长讲述着绘本中的语言,带领小猫们一步一步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来11只猫的语言他们很自然地分配到了4只猫身上,每人轮流讲一句,个别小猫把绘本中的表情和动作都演绎得活灵活现。接下来的钻袋子、拉滚子、蹲笼子、打怪兽等情节,大家都在兴奋中完成了。 初次扮演幼儿表现非常积极、非常兴奋。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还不是很熟练,扮演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名幼儿对着另一名幼儿说“轮到你了,你快说呀?”、“你说‘……(绘本中的话)’。”这样的情景对于整个绘本的扮演是有影响的;幼儿在扮演时不够投入,只是兴奋,因此不能把角色的表情很好地表现出来。
|
||||
行 为 分 析 |
在扮演前的道具准备中,11只猫的场景道具是近阶段绘本角色扮演中最多的一本绘本,里面的场景一共涉及到花园、天桥、草地、口袋、怪兽城堡、牢房、天桥等8个场景,而每个场景需要的道具加起来就更加多了,这么繁琐的道具场景今天在扮演前孩子们就花费了好长的时间布置,而且在布置的时候缺乏空间的调控,所以孩子们出现了很多地方有漏掉,如草地忘记演了,又如孩子们在中间穿来穿去,走到了别的场景地等等。于是在讲评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如何更好的布置场景?”最后大家商量出来,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场景演,不需要每次都全部演全,可以选择部分演,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尝试不同场景的扮演,又可以在摆放道具时方便,真是一举多得。
|
记录人:邵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