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对象 |
周钰涵、余泽宸、梅涵瑄 |
观察地点 |
表演区 |
观察时间 |
2016.11.21 |
行 为 描 述 |
儿童剧本身具有群体性,每一环节都必须由每个参与的孩子共同完成。现在社会中,基本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可能在家里是六个家长围绕着一个小孩,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注意到还有别人。而在儿童剧中,孩子必须学着与人协调,善待别人,尊重别人,并且适时地表达自己,具备合作精神。良好的兴趣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自己所感兴趣的事。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 然而,在带领孩子进行儿童戏剧活动之前,身为指导者,也必须先开放自己,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活动,抛开平时拘束的自己的面具,真心诚意地陪孩子们抓狂一下,因为只有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将身心灵溶入游戏活动中,去看孩子们在做什么、去听孩子们在说什么、去感受孩子们需要什么,与孩子们合二为一,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避免落入成人版的模式,这样儿童戏剧活动才能得到完整而完全的发挥。 |
||||
行 为 分 析 |
本次活动调整为: 1.观察 观察在儿童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仔细敏锐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从这个扮演中认知到将来的社会角色,认知到人际关系的互动。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者,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各种表演,都充满了童真之美。 2.模仿 透过观察才能模仿。孩子们通过观察爸爸的口头禅、妈妈的习惯动作才能进行“过家家”,才能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同样,儿童通过这些艺术活动,表现了心灵美、自然美,创造了美的形象,创造性的表现了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想象 孩子们善于想象。他们能够从一个洋娃娃的身上想象出许许多多的事情来,而且一边玩儿一边说。 4.创造并且进入异想天开的虚拟情境 在平日中,孩子们被现实限制的想象空间获得充分的发挥。儿童由此被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摆脱那些明显的单一思考模式和一成不变的陈腐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