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聂语瞳
|
观察地点
|
大五班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6.12
|
行
为
描
述
|
瞳瞳是今年新加入大五班这个大集体的小朋友,她平时总是话很少,脸上常常挂着浅浅的笑容,在一次区域游戏时,她没有去区域玩游戏,而是来到了表演区,她看着几个能干的小朋友在那里忙前忙后摆道具、装扮自己、练对白……傻傻的发笑!玩完游戏后,小朋友们都在收拾玩具,瞳瞳走过去把溪溪没收拾好的头饰摆弄了几下,又发现了地上还有一个头箍没有放进柜子里,于是,就捡了起来往自己的头上戴,眼睛还扫向了我的方向,我忙把视线移开。只见她带好了又拿下来放在手中把玩,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当小朋友告她的状——“老师,瞳瞳还不快点收拾玩具”,她立刻就说:“老师,不是我,我没玩。”说完,就把头箍放进柜子离开了表演区。
|
||||
行
为
分
析
|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声,才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是什么?”我经常会这样反问自己,孩子们在交往中总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也是我们老师需要尽快解除的问题,我们的方法除了直接介入,还应该多考虑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瞳瞳的行为赤裸裸地告诉了我她喜欢表演,却又融不到孩子们的群体中,对于她这样一个内向的、没有任何表演游戏经验的插班生,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去帮助她、引导她?我觉得应该从培养勇敢的精神做起,可以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并善于观察,当她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地帮助她,鼓励她,对她多进行胆量方面的训练。只有相信我们的孩子,才能让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
记录人:周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