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段思雨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7.6 |
行 为 描 述 |
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兴趣锐减。海澄提议,我们来表演白雪公主和小动物帮助小矮人打扫房间吧。周子汉说:你扮演小鸟,她扮演小松鼠,我扮演小鹿运衣服。 玩了一会儿,扮演小鸟的张芮溪说:没有鹿角,运衣服太少了。 扮演小鹿的浩冉:我有办法了,用我们的手指头表示鹿角(他边说边要求同伴将衣服挂在食指、中指之间)。 段思雨:那是小兔的耳朵,小鹿的角是分叉的,而且那样放衣服少,又不牢固。我用拇指、食指、小指来做鹿角(衣服果真放得多了,孩子们开始尝试用4个、5个手指作鹿角)。 这时,老师介入游戏中来:刚才,大家都是用手协助我们来表演鹿角,还有其他办法吗? 孩子们想到了小女孩的辫子,几番尝试后都没有成功,大家总结出:辫子软,衣服挂不住。怎么办呢?张芮溪想到了把辫子编起来,增加硬度,尝试后也以失败告终,结论是:头发太光滑。 |
||||
行 为 分 析 |
教师要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参与幼儿游戏,关注幼儿需要,并适时给予引导、支持。当孩子们在表演小鹿,思维局限于用手表演鹿角时,我及时提出问题,使孩子们突破原有思维,不断探索和尝试。当孩子们不敢尝试白雪公主角色时,我巧妙利用家长资源,开展“角色竞争”活动,激活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游戏推向了高潮。当个别幼儿没有足够勇气时,我就建议他担任乌龟、小老鼠、小鸟等角色参与游戏。 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玩有所得,教师就要用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带着童心去参与幼儿游戏,重视良好游戏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材料的创设。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活动、自主发展,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不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也在不断的游戏观察、调整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和自我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