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鞠铭聿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8.1 |
行 为 描 述 |
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我问:“元旦小朋友们是怎么过的?” 轩轩回答我说:“我们全家人还有很多亲戚一起去了红梅公园玩!”这下,孩子们都打开了话匣子,所有关于“红梅公园”的美好记忆使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了起来!轩轩还带来了在家中和妈妈一起亲手搭建的“海盗船”模型,于是,大家都说起了红梅公园里的儿童乐园,这时,轩轩说:“要不,我们搭一个‘红梅公园’在咱们教室的建构区里吧?”见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样子,我说:“当然可以!轩轩,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在周五大型建构游戏开始之前,我们一起动手准备起来吧!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千姿百态的饮料瓶,形状各异的包装盒)等,大家需要吗?你们觉得可以把他们变成什么?有什么用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小朋友们开始了一物多用和多物一用的建构准备活动!
|
||||
行 为 分 析 |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游戏创作的源泉所在,孩子只有见过、感受过的事物才能够去尝试建构,在师幼共同的张罗下,旺仔瓶上裹上了一层绿色的卡纸做成了一棵棵大树、小树,成了公园里的绿化;在一个个长方体积木上贴上小草的卡片,成了公园里草坪的原型;圆形的纸筒在孩子们的手中变身成了桥洞、桥桩;颜色各异的纸杯也是建构中的紧俏材料……!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丰富了游戏的前期准备,更加激起了他们搭建的兴趣。
|
记录人:周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