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李悟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6.3.23 |
行 为 描 述 |
今天的表演活动中,李悟扮演的是一个树林中的大树角色,是一个多人的角色。在大树上场带音乐播放起来时,别的大树早已经跳着舞上场了,可是李悟还在边上玩东西,其他的大树有的去拉,有的抱怨,场面很混乱。第二次表演时,别人都上场了,他还是呆呆的坐在位置上,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刘雨涵、夏阳看见了,把他拉到了大树的位置上,并提醒他:“轮到你了!”李悟听到了,赶紧跟着音乐做起了动作。 | ||||
行 为 分 析 |
李悟小朋友在表演活动时容易分神,其实在其他活动中的专注度也并不是非常高。与其本身的一个专注性很有关系。中班幼儿的表演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弱,在表演游戏中他既不能从嬉戏性角色行为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也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这种现象表明:没有教师的引导,幼儿的表演游戏很可能停留在嬉戏打闹状态,以后也难产生“演得更好”的要求和努力,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是表演游戏有续、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帮李悟换一个角色个性夸张,特征明显,动作表现性较强的角色也有可能激发他的表演欲。 另外,活动中没有能引发他的兴趣点也是一个原因。为了让他能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我们还让孩子也参与到道具的创设中。表演游戏《小青蛙卖泥塘》,游戏初对于角色就提供了头饰,孩子们在动作表现上都显得比较生硬,特别是大树,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于是我就根据角色特点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制作道具。孩子们看到这些道具材料兴趣更加浓厚了,而且动作也表现的更生动。 |
记录人:周小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