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任碧晗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7.3.7 |
行 为 描 述 |
最近,孩子们对《三只小猪》的故事很感兴趣,每一个故事讲述时,当我模仿大灰狼深呼吸吹房子时,下面的孩子都哈哈大笑,每一次任碧晗都是那个被逗得最开心的孩子。这次表演区的游戏时间又开始了,任碧晗一进表演区就扮演起了大灰狼,然后催促其他孩子赶快穿衣服,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行她的表演。 | ||||
行 为 分 析 |
幼儿的兴趣来源于对故事的喜爱程度。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剧本并改编,可以激发参与游戏的愿望。首先我们选择的剧本应注意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角色性格鲜明,富有戏剧冲突。比如我们最近表演的三只小猪,大灰狼与小猪之间的冲突就是主线。我们对《三只小猪》的故事重新进行了改编,加入一些朗朗上口的对话,如老狼:“我要深呼吸,吹一口气,把你的房子吹倒!”,小猪“谁怕那只大野狼、大野狼,大坏蛋,谁怕那只大野狼,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稻草房子会保护我!”这些朗朗上口的对话有助于更好地刻画、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其次,由于大班孩子积累了一些故事表演的经验,改编时可加入一些有趣的、孩子们易于表现又喜爱的情节,不断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如《三只小猪》故事中大野狼乔装打扮成羊、油漆工欺骗小猪,表现出大野狼凶狠狡猾的形象;小白猪小黑猪骄傲地唱“谁怕那只大野狼”,而一看到大野狼,甚至听到敲门声就吓得全身发抖,表现出小猪可爱、骄傲又胆小的性格特点,这些都能为表演增添活力。教师也可以在一些表演游戏脚本中融进押韵的儿谣、朗朗上口的儿歌式对话,让作品变得鲜活,角色特征更明显。 |
记录人:周小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