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9日中午1:00
参与对象:全体教师
主 持 人:周曙菁
活动目标: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老师思考班级表演区活动的有效开展。
2.以“案例和现场”的教研方式,进行观察和交流,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班级表演区内容。
3.注重参与式教研培训的方式,体现全体教师的参与精神。
活动准备:
开放班级表演区活动、研讨分组表格、观察记录表格、勾线笔、彩笔、纸、黑板等等。
活动流程:
一、热身活动(8—10分钟)
主持人:游戏为什么深受幼儿的喜爱?我想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能够感同身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融入表演、体育两种元素在内的游戏“老鹰抓小鸡”,体验游戏中进攻与防守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一)破冰游戏:老鹰捉小鸡
游戏玩法:教师按照年级组分成三组,分别扮演老鹰、小鸡以及鸡妈妈的角色(在胸口夹好相应胸牌),“小鸡”躲在“鸡妈妈”身后玩拍球游戏,“老鹰”抢到球放入相应的球筐继续去抢;“小鸡”的球如果被抢走就当“鸡妈妈”保护其他“小鸡”,而原来的“鸡妈妈”就要变成“小鸡”。比赛中拉扯衣服为犯规,抱球跑为犯规,推人撞人也是犯规,犯规就要被罚出场外禁止参加游戏。游戏结束教师站成纵队,一起玩游戏“包饺子”的放松游戏。
游戏准备:皮球若干,音乐,筐子,胸牌,记分牌1个
(二)导入教研:对幼儿园表演区活动开展的深度思考
主持人:老师们,刚才大家都当了回孩子感受了游戏带来的快乐!我们近期都在开展班本化戏剧主题活动,如何让戏剧主题与区域活动有效整合,成为孩子们热爱的游戏活动,今天,我们就相聚在这里一起分享各自班级在实践工作中的智慧!欢迎大家参加由我们中班级部领衔开展的本次教研活动“对幼儿园表演区活动开展的深度思考”!
二、表演区活动现场观摩(10—15分钟)
(一)分组观摩活动。
(二)发放“表演区观摩记录表”,老师们分别进入3个开放班级大三班、中一班、小三班进行观摩。
三、分析辩论,策略分享(15—20分钟)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已经观摩了开放班级的表演区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活动中发现的亮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一)由开放班级进行简要的“教育叙事”。
(二)老师们互动交流进行“行动研究”。
讨论重点:
1.小班:围绕表演区说说在表演道具提供时教师的隐性策略以及不断调整与更新的问题。
2.中班:针对开展表演区活动时教师怎样做好观察记录以及整改的内容展开讨论。
3.大班:大班幼儿表现力相对较强,从“教师介入指导”方面来具体交流意见和建议。
(各组聚焦问题,进行交流汇总,建议每一组的老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文字表格式、图式呈现式、转盘分析式等等)
四、适度小结,结束活动(3—5分钟)
老师们,表演区活动的开展看似是一日生活中的某一活动小环节,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所在,此次园本教研活动中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教育小锦囊,呈现出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也提高了老师们的教研内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够多运用多尝试,不断进步、推层出新!
注意事项:
1. 中午有保育员看班的,两位班级老师都需要参加中午的教研活动。
2. “现场观摩”在教研活动当天的上午进行,请老师们安排好班级工作,轮流进行观摩。
附:11月29日上午现场观摩活动内容
9:30——9:50观摩小班表演区( 童话剧表演:咕咚来了)
9:55——10:15观摩中班表演区(哑剧表演:白羊村蔬菜种植风波)
10:20——10:40观摩大班表演区(童话剧表演: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