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 |
2016.11.15 |
地点 |
三楼会议室 |
参加人数 应到人数 |
12 |
实到人数 |
12 |
主持人 |
刘霞 |
活动 形式 |
研讨式 |
||||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在园本戏剧表演游戏中谈儿童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
||||||
主 要 内 容 |
刘霞: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戏剧游戏区更是给了孩子一个自主创造的窗口。幼儿园有层次有步骤地创设戏剧游戏区,特别是戏剧表演游戏区,不仅可为孩子提供了自主成长的平台,更可为其走向戏剧表演的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老师先来谈一下什么是戏剧表演游戏? 朱旻晨:我觉得戏剧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自编或成品)的内容和情节、引入剧场的概念和规则而展开的游戏活动。 周小钧:它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以装扮为手段的游戏,但表演游戏结构性较强,束佳:是的,我觉得周老师讲的很对,戏剧表演不仅要借助文学作品的框架,在游戏过程中还要遵循舞台和剧场的规则;而角色游戏结构性较弱,角色主题转换发挥的空间较大。 刘小结:刚才老师讲的都很好,表演游戏以游戏性为其本质,虽然有一些“给别人看”的意识,但自娱的成分大大高于戏剧表演。此外,表演游戏不刻意传达某种思想观念,而戏剧表演恰恰是追求某种价值观的体现。 刘霞:老师们,你们觉得每个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戏剧表演游戏的特点都一样吗? 师合:肯定不一样 刘霞:老师们,思考一下,每个年龄段都有哪些特点呢?(教师分组讨论) 叶晔:我们小班先来说一下。小班的表演游戏定位在自我欣赏的歌舞表演层面,因地制宜为孩子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或是再现日常教学活动所习得的歌舞,或是欣赏自己的创造,不仅获得了自我满足和表现能力的提升,还获得了自信与成就感,为进行更高层次的戏剧表演活动打下基础。 陆金茹: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只能对简单的故事中的对话进行重复的表演。 刘霞:那中班的老师,谁来说说看呢? 周曙菁: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随着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娱自乐的歌舞表演,而是更加欣赏有人物合作、有情节变化、有戏剧冲突的故事性表演,并期待表演的过程享受。 虞海萍:在中班,幼儿不仅能表演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也会创编自己的故事并即兴表演。这个阶段的核心词是“故事”,所有的孩子都在故事框架下,遵循故事提供的线索和规则合作表演。在表演的形式上,可增加了打击乐器的使用,并让乐器与舞台演员相互配合。 刘霞:中班老师说的很好,刚才大班老师讨论的也很激烈,大班老师谁来说呢? 束佳:我觉得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有导演、演员、故事、观众和剧场。大班的表演区,创造机会让孩子从事某一种戏剧工作,体验与戏剧相关的多种角色,最终建构完整的戏剧经验(雏形)。多种角色的提供使幼儿在表演故事之外,多了可选择的机会;而观众角色的参与,则使表演游戏更具挑战性……尽管仍然是以故事表演为核心的,但是在这个游戏中,舞台表演已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围绕着它的,是对一个剧场文化雏形的最初理解和探讨,是对孩子探索某种文化热情的激发与促进。 刘霞:戏剧表演游戏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主化的情境。在戏剧表演游戏中,由于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表演的故事、担任的角色、装扮的方式以及表演的方式,所以幼儿的玩伴多了、可参与的角色多了、内容丰富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幼儿学习的范畴。同时,在表演游戏中,教师直接指导的成分少了,幼儿更多是通过与同伴互动、与环境互动、与参与的成人互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那么,幼儿在戏剧表演中得到了哪些学习与反展? 樊迪:我觉得戏剧表演游戏中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为戏剧表演游戏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孩子进行交往、互动,还要面对角色分配、道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矛盾,以及表演过程中与他人的协调、配合等。 岳蓓:我觉得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我们大班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创编故事,那他必须要先在头脑里有一个蓝图和想象,这就是一种抽象思维模式的雏形。 刘霞:在戏剧游戏活动中,儿童创造性的表演会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形成一种价值的导向,使参加游戏的其他儿童也积极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
||||||
评 价 |
本次可以教研活动采取了研讨式的交流方式,大家重点讨论了在儿童戏剧表演中体现了儿童怎样的主动性学习与发展,老师们交流讨论了之后,都明确了各年龄段的幼儿在实施戏剧表演时特点等。可以说,此次教研活动的探讨,老师讨论的比较激烈,活动还是成功的。 |
填表人 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