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幼儿戏剧表演指导策略
儿戏剧区别于成人戏剧,除了学习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体验活动:对角色的体验、对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通过初步的体验增强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兴趣,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所以,我们在指导幼儿戏剧表演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自主游戏,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戏剧就是一种“好玩”的游戏,演员和观众都是孩子自己,人人都有可能扮演戏中的某一个角色,人人都会坐在下面看表演,演员与观众没有截然的界限,在演出中,常还有演员的互换、所有孩子,都是游戏的主人,大家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所以,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幼儿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角色和同伴、自由展开故事情节、自发交流游戏规则,自主评价效果优劣,也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矛盾纠纷等。例如孩子们对《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本表演了几次之后,幼儿对自己的角色表演欲望逐渐降低,于是,可以孩子们商量互换角色,以前扮演小猫的,下次扮演大树。这种角色的改变,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多份收获,也可以使同一戏剧孩子们长时间玩得不亦乐乎。
2、巧用音乐,增添幼儿戏剧色彩
音乐和歌曲是敲开戏剧大门的好方法,戏剧中有的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幼儿进入情境,营造氛围。有的音乐还能成为角色的标志,帮助演员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随着音乐唱唱跳跳动起来。
例如,在《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中,可以融入多段音乐,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表演欲望,使他们在表演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第一幕“小猫出场”,用一段节奏鲜明欢快的《健康舞》音乐,孩子们在节奏明显的乐曲中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场了。有了音乐的加入,“小猫们”的队伍再也不歪歪扭扭了。第二幕“小猫摘花”,可以用《花仙子》音乐,由一部分幼儿扮演“花朵”,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花朵”顷刻间把教室变成了花园。
3、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戏剧表演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媒介,我们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火花,体验创新后的成功感。例如,儿童剧《一群小猫去旅行》有多个场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小猫、小花、树精灵的头饰,布置美丽的森林的氛围,搭建河上的小桥,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表情,力求不同的表演效果等。
即使孩子们用两张椅子面对面作为剧中的“大口袋”,老师也不能说“不像”去否定孩子,要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戏剧表演中的疑难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4.经验迁移,增强幼儿戏剧体验
戏剧体验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围绕戏剧角色及剧目内容开展不同方面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戏剧角色特点及故事内容的理解,为戏剧表达及创造积累经验。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性别、年龄、体态、性格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性别方面,男性的声音较厚重,女性的声音较甜美;在年龄方面,老人的语速较缓慢,小孩的语速较轻快;在性格方面,高傲的人常发布命令,而谦逊的人则语调柔和。如《一群小猫去旅行》中狂妄的怪兽对小猫说:“快起来给我拉滚子!”,台词体现怪兽的傲慢,而当小猫向其他动物转述怪兽的命令时则说:“怪兽说要我们帮他拉滚子。”语调显然温柔了许多,这能帮助幼儿体验角色的差别。
戏剧体验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围绕戏剧角色及剧目内容开展不同方面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戏剧角色特点及故事内容的理解,为戏剧表达及创造积累经验。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性别、年龄、体态、性格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性别方面,男性的声音较厚重,女性的声音较甜美;在年龄方面,老人的语速较缓慢,小孩的语速较轻快;在性格方面,高傲的人常发布命令,而谦逊的人则语调柔和。如《一群小猫去旅行》中狂妄的怪兽对小猫说:“快起来给我拉滚子!”,台词体现怪兽的傲慢,而当小猫向其他动物转述怪兽的命令时则说:“怪兽说要我们帮他拉滚子。”语调显然温柔了许多,这能帮助幼儿体验角色的差别。
总之,幼儿戏剧只有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生活经验,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调用多种艺术手段,激发浓郁的儿童情趣,才能让孩子们爱上幼儿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