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动画,快乐演绎
——开展儿童剧“花木兰”之感悟
广幼 虞海萍
《花木兰》的故事讲述的是北朝时期一位叫花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杀敌报国,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这一作品故事内容新颖,人物角色形象生动。尤其是花木兰女扮男装的造型对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而在战场上花木兰英勇杀敌、英姿飒爽的豪爽形象更为幼儿所喜爱。因此,我们老师根据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儿童剧本《花木兰》,正符合孩子们喜爱装扮成勇士、怪兽、玩“战争”游戏的需求。
为了让孩子们对故事中各种角色的认识,增强孩子们进行模仿和造型的兴趣。我们老师先让孩子们观看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了解花木兰、木兰老父亲、将军、匈奴首领等各个人物的形象。通过此片也让孩子们理解了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去从军打仗?在战场上如何展现花木兰英勇善战,勇敢杀敌的英雄形象。帮助孩子们了解角色的特征,尤其是角色的动作、表情以及语言的特点,为幼儿后续表演做经验上的丰富和准备。同时,我们老师也参与其中表演,这种角色的介入也是一种间接地指导策略。老师和幼儿一起演、一起玩,用自己的表演和理解帮助幼儿把握角色,启发幼儿的想象和表现,从而使表演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老师还带领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花木兰的成长变化,从一个柔弱的女子转变成一名英勇善战的勇士,一名巾帼英雄。孩子们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孩子们对各个角色的台词也会有所增减,用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表述出来,大家在交流和碰撞中把戏剧表演游戏越演越活。
瞧!第二幕中的第三场“替父从军、沙场激战”中,汉军与匈奴军的一次厮杀是表演的难点。这一幕既要表现出战争的激烈,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我们老师首先在动作的编排上采用两军整体对垒和士兵两两厮杀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过多的两两厮杀,同时在表演上也保证了时长,体现出两军激战的激烈与持久。在道具的使用上,我们老师也考虑达到了安全性。我们利用建构区的一些长的、三角的泡沫积木替代兵器,这样兵器即使打到身上也是软软的不会痛,也很安全。经过这样的编排与选择,“替父从军、沙场激战”一幕在视觉效果上既很好地体现了激烈与拼杀的感觉,又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在这次的表演活动,孩子们对演员的要求更加明确了,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表述也更加成熟,动作的演绎也越发夸张和形象了。孩子们对戏剧表演游戏的兴趣也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