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束佳)
发布时间:2017-1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老师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以舞台表演为中心任务,同时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方面的艺术因素,通过直观的舞台形象,配合多样的舞台表演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戏剧表演活动作为一种特色表演活动,它还是一种根据教师自编或成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引入剧场的概念和规则而展开的活动。幼儿园戏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幼儿戏剧的经验,其中根据幼儿已有的发展基础,教师能够融合戏剧、艺术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活动。

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学适应幼儿园的戏剧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幼儿戏剧的教学策略。

1. 从“轻视”到“重视”

《幼儿文学》教学一般都把儿歌、幼儿诗、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做为教学重点,把这些文体的创作做为难点。为什么教师会轻视此幼儿戏剧,原因有三:①因为不是教学重点,所以安排的课时少;②本章节的重点是幼儿戏剧的鉴赏、创作和改编,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能力进行幼儿戏剧的创作和改编,因此扬长避短进行学生比较擅长的幼儿戏剧表演;③理所当然地认为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年龄小、阅读理解能力弱、缺乏语言和表演技能,很难开展戏剧活动;理所当然地认为仅仅是一些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先进的幼儿园,才有条件有可能开展幼儿戏剧活动的有关,对于普遍幼儿园来说,幼儿戏剧其实运用不上。

但熟悉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人却明白,实际上幼儿戏剧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形式非常多样,运用的手段非常丰富,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

2. 从“表演”到“游戏”

在幼儿戏剧教学中,教师强调表演技能,看重演出效果,要求学生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讲究服装、道具、化妆等辅助手段。

但幼儿戏剧在幼儿园不纯粹是一种表演技能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通过模拟装扮的体验活动:对角色的体验、对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同时,戏剧表演对于幼儿而言更是一种想象活动。而且剧本并不是幼儿戏剧的唯一来源,任何幼儿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作品,都可能融合进幼儿园戏剧活动。

教师要调整对幼儿戏剧的认识,学生要强化幼儿戏剧的游戏理念并学会变换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角色作用。

3. 从“单一”到“多能”

幼儿戏剧传统教学最注重的是幼师生表演的能力,但在幼儿戏剧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却是多重的:扮演者、组织者、协调者、示范者、发问者、鼓励者、观察者、反馈者、指导者、感情支持者。学生在幼儿戏剧的学习过程中,懂得明白幼儿戏剧活动是涵盖语言、音乐、美术、科学等多领域内容,仅有单一的表演技能是微不足道的,向培养锻炼多种能力发展才是可行之路。

有人说对于幼儿园戏剧活动来说,最理想的教师状态是“对戏剧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认识,最好也是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表演艺术家,善于激发儿童的表演激情,并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掌握戏剧表演的技巧”;幼儿教育家,善于启发儿童的创造能力,帮助儿童在孩子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的生活的经验,完善人格。

4. 从“教学活动”到“校园文化”

幼儿戏剧,目前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内容,考核的形式是分小组表演一个完整的剧本。但由于时间有限,条件有限,根本没有上舞台的机会,只是随便找一个宽敞的地方走形式,效果可想而知。假如能把幼儿戏剧从一个科组的教学活动,推广为校园活动性戏剧教育,把课堂教学延伸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是校园剧演出,也可以是课本剧编演、角色扮演、化妆表演,或包含戏剧成分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戏剧观摩等形式,使得学生在戏剧教育中学会感悟人物、思考如何跟人交际、如何表达和体现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