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性体验真正生发
——幼儿园主题式戏剧表演《开心农场》与建构游戏相融合
我们在实施主题式建构活动中打破传统幼儿建构模式、以建构游戏与主题戏剧相融合为突破口,以幼儿游戏性体验为重点,结合教师隐性指导,为幼儿的自主建构游戏提供支撑,让游戏性体验真正生发于幼儿的建构游戏中。
一、递游戏选择权,还幼儿游戏自由性
在以往的建构游戏活动中,我们老师总是充当着游戏的主要角色,负责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工作,同时也是游戏环境的创造者和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对于孩子在活动中教师可能还起到了指挥和制定规则的角色。这些举措束缚了孩子创造性、自由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游戏的本来意义就是让孩子玩的开心。让孩子自主自愿,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这一次都由孩子们决定。
1.关注生活事件,汲取幼儿兴趣点,共商游戏主题。
在游戏主题内容确定上,我们遵循孩子的需要,同他们一同商量讨论,我问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做小小工程师,你们想在教室造些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有各的奇思妙想,作为老师我也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一时之间也陷入无法选择的僵局。我们将主题内容的确定打算作为家庭小任务回家思考打算择日再选。于是乎,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孩子们最喜欢的主题式戏剧游戏《开心农场》,在戏剧游戏时,一个小朋友自制的纸质表演道具老是损坏,小朋友就在闲谈讨论起来,一个孩子说:“我做道具要做硬的不坏的”,一个孩子说:“我这个手枪就是用积木插的,不容易坏”,这时候作为老师我在旁边听了很受启发,其实我们的建构区可以和表演区结合起来做,这样不是一举两得。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将他们想法进行整合,和他们一起探讨游戏主题,最后决定将我们建构游戏主题内容服务于我们的戏剧表演内容《开心农场》。这一建构主题对孩子来说既新鲜又能很好的迎合他们的兴趣点。孩子们的点子都是源于生活中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借助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如农场背景的搭建,孩子们商量讨论得出开心农场可以搭建各种动物的家,农田,稻草人等,作为老师我在一旁则主要负责将好的点子进行记录整理,最后得出一整套以戏剧剧情为主线的建构活动,整个建构内容分为三部分:农场小屋、五彩农田、美丽农场。在制定游戏主题的时候我尊重孩子自由讲述主题游戏的意愿,而没有直接强制规定主题内容,给孩子们提供这样自由畅所欲言的机会既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又聆听了孩子内心的童真世界,让游戏真正源于儿童,为孩子带来欢乐。
2. 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对合作,共造游戏场景
游戏主题通过孩子们的创意和教师的整理已经制定完成了,接下来我们着手准备孩子们搭建的材料。好的游戏环境是进行游戏的必要前提。幼儿游戏十分重要的支柱就是环境,而环境中就包括了物质材料和前期游戏中所涉及内容的经验的丰富。在游戏的材料我也决定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首先材料的选择上依旧是由孩子商量讨论根据戏剧游戏主题《开心农场》剧情和人物进行材料的选择,我同幼儿一起分析游戏搭建的材料,在农场小屋部分我引导幼儿在建构农舍与动物的房子时,有所区别,需根据动物的体型和生活习性,来设计大小不同、造型不同的房子,孩子们则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小鸡的窝是半圆形可以利用雪花片来插,小马是住在棚子里的还有一条喝水的槽可有用长管子搭建.......在五彩农田部分,孩子们提出农田可以分为三类蔬菜、果树、麦田,我则通过利用垫子规划了三个区域,分好后孩子们自由选择同伴并自动分成了三大组进行分工搭建活动,整个过程中,活动的材料都是孩子自主的选择,制订,而我们教师则只做了些许的点评和适宜的引领,让他们的游戏有内容、有情节、有交往、有童趣、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