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览《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有感
幼儿园戏剧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类型。它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从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愉悦、自由地发展语言、艺术表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戏剧表演活动开展的有效指导策略有哪些呢?
1.自主游戏,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幼儿戏剧的演员和观众都是孩子自己,人人都有可能扮演戏中的某一个角色,人人都会坐在下面看表演,这是幼儿戏剧很特别之处。而且演员与观众没有截然的界限,在演出中,常有幼儿与演员的互动、或幼儿直接参加表演,台上台下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对于幼儿来说,戏剧就是“好玩”的游戏。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幼儿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角色和同伴、自由展开故事情节、自发交流游戏规则,自主评价效果优劣并自发的调整和完善等,也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例如孩子们对《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本已经演了几次对自己的角色表演欲望逐渐降低。于是,孩子们商量讨论每七人一组自由组合扮演一种角色,有的小朋友这次扮演的是小猫,下次他也可以选择扮演大树。这种角色非固定的表演程序,让孩子们可以长时间玩的不亦乐乎。
2.利用音乐,为表演增光添彩。
音乐和歌曲是敲开戏剧大门的好方法,戏剧中有的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幼儿进入情境,营造氛围。有的音乐作为角色上场的“出场舞”,反应了角色的鲜明特征,又让小演员唱唱跳跳动起来,帮助演员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例如,在《一群小猫去旅行》这个儿童剧中,我们融入了很多段音乐,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表演欲望,使他们在反复游戏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第一幕“小猫出场”,是一段节奏鲜明欢快的《健康舞》音乐,孩子们在节奏明显的乐曲中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场了,有了音乐的加入,“小猫”队伍再也不歪歪扭扭的了!第二幕“小猫摘花”我们运用了《花仙子》的音乐,由一部分幼儿扮演“花”,在音乐的伴奏下,小朋友们翩翩起舞,体现了“花园中的美景”。
3.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开发幼儿在戏剧表演的创新潜能过程中,我们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对他们的创新成果,哪怕是点点滴滴,哪怕是还很幼稚,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戏剧表演是创新教育的其中一个媒介,但通过这个媒介,幼儿能够掌握创新的契机、激活创新的思维、捕捉创新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体验创新后的成功感。
例如,儿童剧《一群小猫去旅行》的场景以及道具非常多,而且复杂,很多孩子们能自己制作,比如说猫的面具或者桥之类的孩子们有之前扮演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就制作好了,但是绘本中的 “大口袋”孩子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孩子们就找到了两张椅子面对面作为替代,并受到同伴和老师的支持,并不是说这个物品“不像”而去否定孩子,相反的应该多鼓励孩子的这种遇事能自己解决的习惯。可见戏剧表演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心,还促进了孩子的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4.经验迁移,透过生活玩戏剧。
戏剧体验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围绕戏剧角色及剧目内容开展不同方面的体验活动,加深对戏剧角色特点及故事内容的理解,为戏剧表达及创造积累经验。
比如,我们引导幼儿从性别、年龄、体态、性格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性别方面,男人的声音较厚重,女人的声音较甜美;在年龄方面,老人的语速较缓慢,小孩的语速较快捷;在体态方面,笨重的熊语调较低沉,轻盈的鸟儿语调较高亢;在性格方面,高傲的人常发布命令,而卑微的人则较易使用疑问句表现出对自己的不信任。其次,通过对角色的性格特点来揣摩角色之间的台词,如《一群小猫去旅行》中有这样两句台词,怪兽对小猫说:“快起来给我拉滚子!”而当小猫向其他动物诉说的时候则改为:“怪兽说要我们帮他拉滚子。”教师引导幼儿分析狼的霸道、小羊的弱小,以及霸道方的表情、动作、语气与弱小方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等,帮助幼儿体验角色的差别。
此外,教师还会把角色遇到的情境引申到幼儿生活中,引导他们设想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有什么表现,并表演出来。这些体验活动为孩子从行为、语言、情绪等各个方面积累了戏剧表达的经验,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把这些经验引申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在戏剧表演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开心的笑脸、甚至是感动的泪水,这都让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受到戏剧本身的魅力。我们也将继续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戏剧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