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幼儿文学戏剧教学综述 |
学习时间 |
2017年9月20日 |
主讲人 |
周曙菁 |
撰写人 |
周曙菁 |
学 习 感 悟 |
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不仅要注意选材,还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即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积极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如活动前针对表情、形体进行提问,然后师幼共同唱着儿歌练表情:开心,微微笑;着急,跺跺脚;伤心,撅撅嘴;生气,哇哇叫,气死我了;我开心的不得了,又拍手,又大声,哈哈哈,笑得我肚子痛死了;难过得不得了,你的眼泪鼻涕一把找,哭得爸妈皱眉毛,哭得男女老少谁也睡不了觉。教师可以下载了一些视频,引导幼儿进行模仿游戏。再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演一演,就逼真多了。这对提高幼儿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非常有效,同时也使能力弱的幼儿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心理障碍。 2.配合表情、语气游戏,幼儿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我在区域设计了“哑剧”,如果幼儿表演不到位,饭前饭后组织幼儿看哑剧动画片《倒霉熊》;配合哑剧游戏,我设计了一个演(有提示的情况下)、一个猜的游戏环节,找有表演天赋的幼儿带头做,起示范作用,其余幼儿跟着学。师幼共同学学、练练、玩玩、演演,在轻松愉快中,情绪高涨,自信心提高,游戏气氛活跃。 3.将幼儿戏剧教学延伸、拓展,让幼儿边表演边欣赏领悟作品。如学习儿歌《别说我小》时,我让幼儿边念诵儿歌,边跳跳、玩玩,孩子们在歌舞组合中,学生学会了儿歌内容;学习诗歌时,我引导幼儿边做出相应动作,对小鸡、小鸭、小黄狗、小青蛙拟声摹状,这样,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诗歌的三大特点。再接下来的动物主题中,我们还将围绕幼儿故事、童话,启发、引导幼儿改编成剧本,再让幼儿表演出来,孩子演出过程中会对作品主题、童话特征及表现手法更加的熟悉 在幼儿戏剧教学中,要让幼儿生真正“动”起来,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幼儿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