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 览《幼儿创编绘本剧在大班实施的策略研究》一书有感 | 学习时间 | 2018.4.12 |
主讲人 | 郑欣 | 撰写人 | 颜静娟 |
学 习 感 悟 |
一、理论学习片段 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绘本剧则是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将绘本作品进行呈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绘本剧不仅能让绘本“活”起来,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其他多方面能力,同时,在实施开展的过程当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一、在绘本的选择上,要选择情节重复、角色鲜明多样、剧情改编空间大的剧本;二、场地选择方面,可以是任何地方,由“小”至“大”,先选择表演区面向小群体表演,再随着发展的成熟,登上更大的舞台;三、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超人老师”,是引导者、参与者、表演者,在幼儿任何合理需要的时候,教师给予适宜的帮助;四、辅助补充如道具等其他方面,在选择上要根据场地适宜性以及方便幼儿区放、操作为主,不固定的表演场所,选择方便移动的道具或储物架,尽量选择多投放低结构的材料,且能代替利用的物品。 二、剖析、提炼自身的教育行为,小结经验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绘本剧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表演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随便排序的。首先教师作为引导者,在绘本的选择开始、到剧的编排和幼儿角色分配起引导作用,如幼儿在角色分配发生纠纷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让幼儿选择自己认同的方式解决,如《狼和小羊》绘本剧表演时,幼儿都争先想要扮演羊的角色,没有人愿意扮演狼,但是没有狼这一角色又没办法继续开展下去,于是我对幼儿提议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决定谁来演狼的角色,另一个方案是轮流演这个角色,结果孩子最终选择了方案二,这个绘本剧在当天表演了两次,两次的角色表演者进行了互换。在演出过程中孩子空缺角色需要老师填补角色进行表演时,老师此时受邀是参与者,在幼儿需要相关道具,自己又无法解决的时候,老师通过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给予幼儿建议与帮助。总而言之,在幼儿有任何合理需要的时候,老师就应给予干预与帮助,可以用“超人老师”这样进行角色的定位。 |
学习心得(4月 颜静娟)
发布时间:2018-04-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学习心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