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 览《试论在创意戏剧课程中引导幼儿探寻自我》一书有感 | 学习时间 | 2018.8.7 |
主讲人 | 汪玲 | 撰写人 | 束佳 |
学 习 感 悟 |
一、理论学习片段 自古以来,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又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能够对最普遍的受众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戏剧教学要从经典戏剧作品中汲取教学营养,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幼儿戏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话剧、歌舞剧和皮影戏等,任一剧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歌舞剧采取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话剧以人物对话、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皮影戏则是以驴皮制作、雕刻形象生动艺术性强的人物,利用灯光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丰富的内容不仅拓展了幼儿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引领他们走进戏剧世界,体验戏剧的无限魅力。 二、剖析、提炼自身的教育行为,小结经验 我国的幼儿园戏剧课程刚刚兴起,本文从我的戏剧课程实践中的剧本体验——剧本创作——道具制作——角色选取——剧本排练这五大环节,谈谈如何在创意戏剧教学中引导孩子探寻自我。 1.在剧本学习、体验中表达自我,调整自我、探索自我。 我们的剧本蓝本来源广阔,但一定遵循一条原则,来源于生活,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能够唤起孩子内心情感共鸣。这样的蓝本能够激发孩子体验剧本的戏剧冲突,角色情感等。 2.剧本创作中自我的探寻,让剧本创作热情高涨,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过去的儿童戏剧的演出,都是现成的剧本,然后教师或者是排练人员照搬剧本依葫芦画瓢进行排演。这样的做法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自身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基础,很难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的表达。孩子只是剧本排练中被高控制的对象,模仿为主,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创意戏剧课程实践中,我把剧本编写的主权交给了孩子,教师退到了引导者,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尊重孩子的发展水平,给与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把自己对剧本结构的理解,剧本角色的体验,结合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例如: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剧本原作全部是文字,而他们掌握的文字极其稀少,那怎么办?然后我们展开讨论,最后得出剧本创作的形式是图夹文。用图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剧本的安排。比如,第一幕这几个字孩子就画上了幕布,并且在幕布的正面标上了“一”,代表第一幕。 3.演出道具制作中的自我探寻,让道具制作各具特色,别具一格,充满个性色彩。 演出道具让孩子自己构思,自己制作,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媒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孩子讨论,引发孩子根据剧情的需要的需要和就地取材的便捷性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一下,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大家开动脑筋,调动生活经验,为道具的制作献计献策。例如,大家讨论关于老爷爷的胡子制作时,一个孩子就想出了用白色包装绳撕开进行制作,这个任务就交给他带领孩子们共同进行。猴子面具制作的时候,孩子们对装饰材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共同用水粉颜料以及绒纸还有金黄色毛根共同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孩子们制作认真,积极主动,美观实用,并且倍加珍惜。 4.角色选择的自我探寻,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同时也最合适的角色,人尽其能,人尽其才,每个孩子都能够清楚认知自己目前的水平和能力。 进入了排练阶段,角色的分配又成了我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前面创作和道具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被尊重,被信任。孩子自我意识被唤醒和激发,表现出极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这个环节,我把角色选择的权利也交给孩子,让孩子通过讨论和实践,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角色。 |
学习心得(8月 束佳)
发布时间:2018-08-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