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0月 周小钧)
发布时间:2018-11-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小钧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览《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实施策略》一文有感 学习时间 2015.10.9
主讲人   张金梅 撰写人 周小钧
 
 
 
 
 

 

 

 

 
 
 
 
 
 
 
 
 
看完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戏剧创作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可感知的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幼儿戏剧与成人戏剧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成人戏剧倡导“剧本创作先行”理念,而幼儿戏剧是以“角色创作”(或角色塑造)为先,在角色造型、性格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作情节和场景。
    就角色塑造而言,在一个场景中,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塑造的角色数量可由少到多。在小班,一个角色可与多个同一的角色互动。比如,小班戏剧主题活动“可爱的鼠小弟”,一个鼠小弟角色与多个幼儿扮演的大象(或猴子、长颈鹿等)互动。到大班,角色可增加到五六个。此外,从小班到大班,在角色塑造的内涵上可逐步从角色的外貌过渡到角色的行为特征、心理活动。比如,小班幼儿在扮演小兔、小熊、小老鼠时,只要能表现这些动物的体态、姿态即可,而大班幼儿扮演小丑鱼时就要表现出小丑鱼离家后各种复杂的情绪变化:开心、紧张、害怕、孤单、想念等。
    同时,在戏剧表演前要重视场景的创设,场景是融入角色塑造和情节创作过程中的,即角色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出现的,随着情节的发展,场景也会有变化。“场景”需要一定的布景或装置来表现。教师和幼儿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标志将一个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场景,如用两条线表示河流,河流两岸的场景便自然形成;用一条线表示大门,门里门外的场景就此形成。一个戏剧主题活动结束后,如果有幼儿仍然对戏剧表演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到表演区继续表演,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