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10月周曙菁)
发布时间:2015-10-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老师
表演游戏,要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力求凸现游戏中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很少干预幼儿的游戏。如情节、台词的设计、角色选择以及女鞋问题是否保留等游戏过程,都是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的。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因思维受到限制、缺少创新而使游戏无法继续深入时,教师参与的策略核心都是引导孩子自己试着去解决,如: 方法一:抛出能启发孩子思维的问题。 方法二:帮助孩子出谋划策。 方法三: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 方法四:为幼儿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让孩子们的经验、困惑进行有益的碰撞,激发他们不断思考,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有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段时间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 三、活动调整: 1.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因为每天游戏时间充足,孩子们可以充分投入游戏,这为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游戏过程中以集体、分组、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交叉进行,当孩子们不敢尝试白雪公主角色时,为了保证游戏继续进行,我们还开展了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竞选公主”活动,使得受“冷落”的公主角色成了“热门”角色,激活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游戏推向了高潮。基于游戏空间的延伸,家长资源也给我们的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浩冉和妈妈的“鹿角”创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 根据幼儿兴趣和游戏需要,向幼儿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游戏材料,有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如各种饮料瓶、易拉罐、纸盒、纸箱等。为了更好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教师还应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扩充材料和改造材料。如游戏中,不变“尾巴”材料变“灰尘”材料问题是孩子发现的,我惊讶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已有经验的迁移,并大力支持,积极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纸、羽毛、毛线等操作材料,创设探索空间,让幼儿原有经验在表演游戏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调动、丰富、建构和巩固。 3.关注幼儿的“捣乱”行为,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很多矛盾冲突就是因为不能理解对方,所以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喜欢搞恶作剧的一鸣将衣服、鞋子、袜子扔得到处都是,妨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他却不以为意。我和他一起观看了大家愉快的游戏,并引导他联想自己开心玩耍时因别人“捣乱”而使游戏无法进行的经历,并借机鼓励他扮演老巫婆,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也使他从此变得自信和慢慢自律起来,乐于参与活动。 4.关注幼儿需求,适时引导 教师要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参与幼儿游戏,关注幼儿需要,并适时给予引导、支持。当孩子们在表演小鹿,思维局限于用手表演鹿角时,我及时提出问题,使孩子们突破原有思维,不断探索和尝试。当孩子们不敢尝试白雪公主角色时,我巧妙利用家长资源,开展“角色竞争”活动,激活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游戏推向了高潮。当个别幼儿没有足够勇气时,我就建议他担任乌龟、小老鼠、小鸟等角色参与游戏。 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玩有所得,教师就要用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带着童心去参与幼儿游戏,重视良好游戏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材料的创设。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活动、自主发展,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不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也在不断的游戏观察、调整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和自我不断完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