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童话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多元性价值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是幼儿喜欢的教育活动形式,而童话剧实质上就是一种“表演游戏”,它是指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它集科学性、创造性和想象性于一体,能极大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近年来,我园开展了童话剧与幼儿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喜欢的角色和情节作为教育的切入口,通过对童话剧的欣赏、排演、体验等,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其效果大大超过教师的反复说教。实践证明童话剧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实际研究中探索出的童话剧的教育价值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与大家共勉,以期同行们能够将童话剧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去,使童话剧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价值一:童话剧中的情景对话表演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和心态因素所制约,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认为:语言本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为幼儿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离不开幼儿的语言交往实践。童话剧为幼儿的语言交往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剧中小演员之间不乏大量的情景对话,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的基础上,采取游戏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幼儿掌握与这一系列表演有关的语言。此外,在童话剧的情景对话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特点进行指导,纠正幼儿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运用词句等,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童话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价值二:童话剧中的角色关系能够增强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心理卫生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幼儿步入社会后首先要学会与人交往,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童话剧表演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虽然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交往的机会,但童话剧中的情景更能刺激幼儿产生交往的需要,同时剧本中的角色扮演更能满足幼儿的交往愿望。对于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游戏情景,幼儿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动作、像征物去适应,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想象、模仿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独立、自主、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在童话剧中小演员们要处理不同的角色关系,在与不同角色的交往中反复多次,交往的语言和动作,就会越来越多,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也就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幼儿在剧情表演时,要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装、共同准备道具、场景,要克服怕羞、胆怯,并克服自己的心理阴影大胆地进行表演角色……这就对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合作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三:童话剧的精彩剧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时期正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要有一定的载体和特殊的方法,不能只靠讲道理,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特点,吸引孩子注意,这样才会有效果。而童话剧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载体和方法,童话剧的剧本一般来之著名的童话,剧情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很适合儿童的口味,深受儿童喜爱。文学家严文井曾说:“童话是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本”,而童话剧则升华了童话的这股教育力量,它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感受童话剧精彩剧情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童话剧中鲜明的道德评判标准和善恶分明的生活原则,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幼儿,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价值四:童话剧表演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自信心强的幼儿情感丰富,情绪饱满,对自己的行为充满自信。而在每个班都存在这一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别人在表演时,他们只在一旁观望,显得胆小而怯懦,长此以往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了解到孩子的自信心现状后,我们有目的的请一些自信的孩子编排一些童话剧给幼儿欣赏,使幼儿在欣赏中有所启发。《会跳霹雳舞的猪小弟》是我们创编的一个童话剧,剧中的猪小弟非常喜欢跳霹雳舞,但是他对自己的体型不够自信,在小动物们齐心协力的鼓励劝说下,他最终由不敢表演到大方的在联欢上载歌载舞。看了这个节目,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心都牵动了起来,“我们也要像猪小弟那样大胆的表演。”“我以后也要大胆地回答问题,像猪小弟那样。”……这都是孩子们由衷的真心话,孩子们愿意大方的去说去做了。事实证明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剧,有利于将孩子带入一种自觉地感知情境中,使孩子们在欣赏中不知不觉提高自信心。当缺乏自信的孩子参与到童话剧表演中去,他们的自信心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如:在迎六一“童话剧巡回演出”活动中,小演员在舞台上大胆地介绍自己:“我是梦想剧团的XX,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剧,希望大家喜欢。”并勇敢大方地表演,小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交往方式:“谢谢你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欢迎下次再来。”观众的肯定,再次给予小演员们巨大的鼓舞和自信。
价值五:参与童话剧表演能够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童话剧的剧情大体上按照童话故事中既定的情节进行,但也可自由增减故事的情节、内容和角色,而语言动作则是幼儿主动的活动,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创造性的表现角色人物的性格特点。参与童话剧表演,幼儿可以在指定了活动方向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他们可以围绕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增减角色,想象对话,改编情节和动作,这种限定了一定条件和范围的创造正是当今社会所真正需要的。
价值六:童话剧中服装道具的制作能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童话剧的表演离不开服装和道具,我园童话剧表演所用的道具大部分由师生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而成,一次性塑料桌布做出梦幻的服装,塑料袋、废弃的皱纹纸成了别致的披风,而树叶和柳树枝围在腰间成了装饰……各种不起眼的废弃材料,经过孩子们的巧手设计,成了一件件让人惊叹的时装。由于童话剧表演的需要,孩子们热衷于收集一些旧报纸、旧桌布、废光盘、各种纸盒等废旧物品,在这些废旧材料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一些废品循环再造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废品回收再造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明白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可以变成宝,懂得“变废为宝”是一种良好的环保行为。在不断的收集废旧物品,制作服装道具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创新意识也逐渐增强,更主要的是环保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束语
童话剧在幼儿园教育中还有许多价值值得我们去思索、开发和利用,本文中关于童话剧教育价值的讨论是基于我园实际研究的基础上,或许不具有完整性和普遍的代表性,但是童话剧在我园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是真实存在的,童话剧表演丰富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关键的是,这种知识的学习不是灌输式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使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在孩子的脑筋里” ,这句话的实质很好的反映了教育方法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依然会一如既往的开展童话剧教育,让孩子在童话剧的表演中感受快乐、感受美、感受生活;让孩子在表演中学习、发展、创造;让童话剧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