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
||
主讲人 |
黄杰如 |
学习时间 |
2016年12月25日 |
文献题目 |
儿童学习戏剧表演的好处 |
文献来源 |
网络 |
为什么孩子平时胆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缺乏自信心?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很能表现,但在众人面前总不能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什么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歌唱得不错、舞跳得不错、琴弹得不错,可是一上考场、舞台,总是过于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脑袋一片空白?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一工具,号称“人的第二张脸”。每个场合,每个环境,都需要用口说话、以声达意、以音传情,都需要语言表达。在追求高效率的社会里,口语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多,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据研究,儿童时期的语言能力培养是脑功能发育的催化剂。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从9个月到7岁左右,他们的脑容量会从只有成人的一半,发育到相当于正常成年人的90%左右的水平。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孩子语言能力不断积累和完善的时期。儿童大脑的语言区域一般在9岁左右发育完成,而负责视、听、说的综合协调能力的区域——脑额叶,在大约12岁发展完成。由此可见,对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着重同步于他们思维和智力能力发育的这个过程。 那么,儿童戏剧表演有什么特点呢?能带给孩子什么好处呢?儿童戏剧表演的特点有:一是游戏性原则。游戏、运动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所以让幼儿把学习语言活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动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语言魅力与趣味。老师将原本很难、枯燥的表达、表演变为玩游戏,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能促进他们对语言表演的有效习得。二是直观性原则。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1)说过:“儿童的天性明显的要求直观性。“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因此,实物、图画、表演等直观手段,应在幼儿语言表演教育中经常使用,使语言符号形象化、直观化。这既有助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又能使语言表演教育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儿童戏剧表演能给幼儿带来什么好处呢? 儿童戏剧表演是一门集发声、语音、表演为一体的综艺课程,综合了游戏、绕口令、朗诵、故事、曲艺、播音、主持、演讲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模式,具有以下好处: 儿童戏剧赋予孩子主持人般的谈吐,明星般的气质,不凡的交际能力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壮胆量、练自信、训口才、养气质、提作文、敏思维。让您的孩子自信聪明,能说会讲,出类拔萃,神采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