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
||
推荐人 |
虞海萍 |
推荐时间 |
2017.10 |
文献题目 |
教育戏剧:从尊重孩子天性出发 |
文献来源 |
http://{域名已经过期}/ |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教育戏剧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鼓励孩子以最天性的方式去表达他自己,并参与其中探索自我,同时教育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学科,它可以跟其他的学科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可以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更好的去探索这个世界,从而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反思。 为什么教育戏剧能达到这一的效果呢?因为它契合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表达自己,喜欢跟别人去交流。那么,戏剧教育是通过这种契合孩子天性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参与的。 一、教育剧场 思维空间要大于物理空间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教育剧场的互动性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形式的互动才是最佳的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大的舞台,演员可以邀请孩子上台唱歌跳舞,设置交换礼物环节等等?” Joe给出这样的解释“这些互动也是非常有必要,但相对浅显,在教育剧场的互动更多的关注于教孩子如何去思考,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演出的过程中,角色会遇到很多问题,教育剧场的演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邀请孩子们一起上台,给角色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帮助这些角色去解决故事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深入演出的结构当中,不仅是某一个环节,可能整个演出结构是需要他们来完成的。” 传统戏剧更多的关注于灯光、豪华的道具、布景、服装等等,观众是坐在观众席上观看舞台的效果,教育戏剧主要是针对少量的观众,希望观众去看戏剧本身的意义,看完之后会有个互动,这个互动是带着他们去反思这个戏剧中所包含的一些问题,重点并不在于表演本身,主要的难点就是怎么样家长去理解这是不同的戏剧形式。所以,教育剧场不一定很大,而其中的教育意义却很深。 二、教育成效 不是一个“分值”可以衡量 目前,大多学校存在于主流教育的思维中,只有通过测试和评估,才能看到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教的东西是可以测试的,以便可以了解到他到底教到孩子些什么东西。对于有些学科来说,比如像数学,法语等确实是可以评估的,也是需要去评估的。那么有些东西,比如孩子的情绪是没有办法通过一堂课去进行评估的。而且,戏剧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行为,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是需要在你和别人的互动当中去完成的。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戏剧教育给孩子带来情商方面的促进的话,我们肯定需要通过很多的课去进行一个评估,比如说这个课程是否很有效果,可以通过孩子是否有主动的参与,是不是能感到很快乐,孩子是不是通过这些课变得更加自信,更有能力去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更加的敏锐。 戏剧教育实际上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表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怎么表达呢?是通过他的交流,身体的运动,以及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来进行的。这些东西可能不完全是靠语言,它可能是很多种形式。这个形式是没法去通过传统方式衡量的,就像一个人的情绪怎么可以去评价它的程度呢?难道一个人高兴的程度是可以分成11级的吗?如果说这个孩子的高兴程度达到了10级,这个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评估方式,戏剧不是要评估一个人情绪的表达,而是通过给你一个空间来释放你的情绪。戏剧教育是一个长期发现的过程,没有具体的标准。 三、剧场外的教育戏剧 家长如何参与? 戏剧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建议孩子单独跟家长一起进行教育活动,小组性的活动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家里,有些事情家长是跟孩子可以一起去做的,这些也都可以与教育戏剧有关系,孩子也是可以从中有所收获的,毕竟玩儿才是教育戏剧的核心。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朗读故事、共读绘本等,亲子间可以通过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一起读这些故事。过程中要给孩子一些空间,不要只是家长在朗读,这个空间是怎么创造的呢?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共读绘本的时候,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比如孩子可以扮演怪兽,让他们发出怪兽的声音,孩子也可以扮演火车,让他想想火车的声音,通过这种声音互动的形式,来跟孩子进行朗读。 角色扮演也是家长参与的一种形式,不仅孩子可以在角色扮演中得到享受,作为家长也可以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尊重孩子这种玩儿的天性,因为玩儿是件很严肃的学习,那么,家长是跟孩子共同来学习,你可以放弃家长角色,和孩子玩儿一些他们想要扮演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互动。比如你可以扮演怪兽来抓孩子,孩子也可以扮演怪兽来抓你,尽量是这种互动形式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