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
||
推荐人
|
周曙菁
|
推荐时间
|
2018.2
|
文献题目
|
引领幼儿在戏剧表演中自在发展(一)
|
文献来源
|
论文范文网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从小班的故事表演到大班的戏剧表演的形成,我把戏剧表演作为班级特色活动进行着探索和研究,走过了三年的实践的探索过程。孩子们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情感和态度,孩子们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解决问题,形成了健康、自信的人格。在幼儿游戏中我们留意幼儿的自发表现和理解,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能力和水平,鼓励幼儿之间的自然交流和积极碰撞,从而引导幼儿充分发展,使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取得最大化。
孩子们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情感和态度,孩子们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解决问题,形成了健康、自信的人格。在幼儿游戏中我们留意幼儿的自发表现和理解,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能力和水平,鼓励幼儿之间的自然交流和积极碰撞,从而引导幼儿充分发展,使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取得最大化。
在中班时,我们主要是以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为切入点,孩子们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表演,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摹仿小动物,初步体验表演的快乐。游戏分为几种形式进行,有的小朋友根据需要制作简单的道具、背景,丰富表演剧场,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制作头饰、脸谱、服装,尝试表演;有的小朋友通过用废旧材料和绘画,制作手偶,进行手偶表演;还有的小朋友通过绘画、泥捏进行故事讲述,熟悉故事内容。在制作道具和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简单的交往和合作意识。故事表演有:救小兔、亚亚的毛线帽、迷路的小鸭子、金色的房子。
到了大班,在故事表演的基础进行了戏剧表演初探,在欣赏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编,例如:“龟兔赛跑”的表演中加入了儿歌,“小熊请客”中加入了乐器伴奏,“小熊拔牙”的表演中加入了蛀牙大王和牙菌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孩子们还进行了表演配乐的筛选活动,使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参加戏剧表演游戏。下面以戏剧表演“小熊拔牙”为例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除了这个图外,下面内容并不是以“小熊拔牙”为例?)
一、倾听幼儿的表达,了解幼儿的不同生活经验
戏剧来源于生活,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中,孩子们聚精会神,他们会被故事情节吸引,情绪会有不同的感受。例如:故事小兔乖乖,班中每个孩子都喜欢听,他们喜欢兔妈妈的歌声和说话时的亲切语气,为小兔子和兔妈妈打败大灰狼而欢呼、高兴。那种原生态的表情很感人。还有,在讲故事“救小兔”的游戏中,当问到小黑兔掉进陷阱中会是怎样的心情时,幼儿纷纷说:害怕,非常害怕,伤心的哭,很难过,会大声的哭,着急,想出去。在回答问题中,幼儿发生了冲突,有的说不是小声的哭,是大声哭,因为它太害怕了;有的说他害怕得哭不出声了;他们用语言表达了小黑兔的心情。有的幼儿还用动作和面部表情表现出小黑兔害怕、伤心哭的样子,孩子们在认知冲突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老师都给予肯定,并表扬孩子们的积极想法。为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自由表达的环境,营造自由交流的氛围,鼓励幼儿畅所欲言,注意激励平时胆小害羞的小朋友,对他们的回答给以表扬,使他们能够大胆放松的展现自己的情感。在请小朋友帮助想办法怎样救小兔时,孩子说出了许多办法,有的说用手拉出小兔;有的说用绳子拉出小兔;有的说用棍儿把小兔拽出来;还有的说开飞机救小兔等等。孩子想法各种各样,积极思考,体现了孩子们的关心小兔,热心救小兔的心情。然后,帮助幼儿梳理,什么办法救小兔最有效,使幼儿提升经验。在熟悉故事情节后,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了表演,个别小组还为大家进行了表演。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在自己去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孩子们亲身去体验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我们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和孩子们一起交谈、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幼儿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的想象,因此我们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然后再适时的引导,与幼儿一起共同建构认知理解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他们能够动脑、动手、用肢体语言和语言的表达、情绪情感的体验去表演,理解故事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