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绘本阅读渗透礼仪教育与日常交往养成的教学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李亚芳 |
学习时间 |
2015/12/27 |
文献题目 |
浅谈幼儿的礼仪教育 |
文献来源 |
网络 |
【摘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教育,要从小开始,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有人说: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我的礼仪老师也曾风趣的说:人类文明的程度是伴随着人类洗澡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的。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礼仪。在古代,“礼不下庶人”,论语里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礼的表现便是“三纲五常”,鲁迅把他称为吃人的礼教。文革以来,这种礼教被打翻了,礼仪教育便成了空白。社会的发展,又让人们拾起了对礼的记忆,人们认识到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没有礼仪。然而,现代社会的礼仪绝不是“三纲五常”,也非不下庶人的尤物。礼仪教育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这是当前应该做的。礼仪更是一种习惯,从小抓起是最好的,这比等他长大了之后再纠正要容易的多。礼仪是一个人的素养,当家长不能培养孩子这种素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礼。所以我认为,在幼儿园开设礼仪课很有必要。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礼仪教材与礼仪老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老师,礼仪教育也只会成为一种形式与口号,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出现限制孩子思维的恶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同样重要,可悲的是一个礼仪之邦还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科学的适合孩子的礼仪课本。也许只有当人们把礼仪当作穿衣服、吃饭来做的时候,礼仪教育就不会再让我们担忧了,那时,礼仪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无形的意识,真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值得让人欣慰的是,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礼仪相关的专业,这就为礼仪教育储备了师资基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幼儿园也能开设利益教育的课程,那么礼仪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盛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