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注重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每天早上来园上班时,我们老师会清晰地听见小朋友响亮而甜美的声音“老师早上好!”老师也是热情的回应孩子们,类似于这样的礼仪教育须得让孩子们亲身感知、实践,反复学习训练久而久之在这种良好氛围下才能养成自觉的礼仪习惯。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规范的礼貌用语,成了每天早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见,营造幼儿身边良好环境氛围尤其重要,正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二、要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各环节中。
想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抓住日常点滴随机教育很有必要,
小朋友之间不小心有碰撞,会主动说“对不起”,请求别人的原谅或想要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时候,先要有礼貌的征求别人的意见,待别人同意才可以分享。可见,有计划的安排、合理的实施礼仪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为了保证全班小朋友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有规律,确保小朋友的人身安全,首先在班级中就要有班规,例如,下课后不打闹追逐;上下楼梯要靠右有序地走,拿椅子要双手搬起来慢慢地走等等。
三、要注重学会关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让幼儿明白一点: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比如我们老师每天要为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教小朋友学习知识,带小朋友做晨运、早操,玩游戏,给小朋友们端饭盛菜,整理被子等等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你可以帮忙做的,我们是否可以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例如,搬搬小椅子,整理书架上的小图书,整理教室里的书本、玩具等,你都要主动去帮忙。这样也是关心自己的一种表现。那么, 在学会关心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老师可以教育小朋友从最亲近的人入手,让他学会关心家人。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惹家人生气。不要打扰别人休息等等,这也是礼仪礼貌的一种做法。
四、要注重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区域活动中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自主游戏,也是孩子们每天最基本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发育,还可以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能。所以,应该抓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例如,在区域活动中争先恐后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摸索到孩子们的心理后,要求孩子们“请自觉插卡入区”,“遵守游戏规则”,别人玩着时自己也很想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好吗?”或是说“请问我可以和你交换入区卡来玩吗?”“可以、谢谢、没关系”。在区域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说话时,声要小。对他人,不打扰”等等。因此,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在区域活动中能让孩子们懂得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相互谅解、友好合作等等道理。
让礼仪知识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花时间去强化的,并把礼仪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就能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帮助幼儿今后的发展建立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