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对礼仪绘本故事《大声回答哎》反思
陈芳芳
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亲人,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集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往往会出现烦躁、拒食、拒睡、出逃、呆坐、跟人等负性情绪反应,经过一段时间,托班孩子逐渐消除了离开亲人的焦虑感,开始关注自己、教师与同伴,尝试着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时可通过“情境化”“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活动“大声回答‘哎’”,让孩子从游戏中建立问答模式,知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要积极应答。
小班幼儿的礼貌意识不是特别强烈,有些幼儿叫到他的名字会立即做出回应,打招呼,有些幼儿则表示胆怯,不回应他人。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特意选择这一绘本,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感受这种应答的氛围,从而来学习使用这些简单的交往礼貌,并感受到与他人交往的快乐。
活动一开始,我以小动物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出示封面引发孩子探究的愿望:“咦?小熊的嘴巴张的大大的,他在做什么呢?”然后逐一导出绘本中小动物,并学习大声回答“哎”这一礼貌用语。最后请孩子们上来做小动物进行表演,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在开展了《大声回答哎》礼仪教育的绘本学习后,我班个别不爱回应老师的孩子,在我喊到他的名字时,虽然跟往常一样,没有说话,但总觉得他想说点什么,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并蹲下来跟他再次叫他的名字,这次他害羞地小声说:“到!”我及时的表扬了他。第二天早上再点名的时候,他也能比较大声的回应我了。
在结束活动的日常生活中,我再次叫到孩子们的名字时明显感到他们能很认真的回答哎了,相信内向的小朋友只要用温柔的语气多鼓励,也会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