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收起来》活动反思
小一班 戴丽华
现在的孩子衣食不缺,并且是家中的小皇帝,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自理能力,习惯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都极其的弱,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大人们将他们参与实践的机会都给剥夺了,没有了体验和实践哪来真正的理解,于是就选择开展了这个活动。
在园的3个月该养成的习惯已经形成,那会不会幼儿都会收好玩具,使得这个活动的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多次的试上让我们打消了这个疑虑,孩子的思维是定向的,在班级中他知道玩具要放在规定的玩具橱里,但是在换了一个环境后就不知所措了,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上这个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在家中甚至是在别人家,玩具城等地方都能养成将玩具收起来的好习惯。另外,我觉得让孩子在最后收自己乱堆乱放的玩具时,他们会觉得更真实,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比教师刻意制造一个乱的场景来得更有效,更真实。
活动中运用猜想式的提问,如:玩具们为什么会哭?他们会是谁的玩具呢?在这种提问下,孩子们会有很多答案,一旦孩子们表示出了某种猜想,他便会急切地想知道她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就会全身心的投入,主动地关心课堂的进展情况,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开放式的提问以前的故事教学老师的提问比较封闭,答案只有一个,很定向让孩子往教师设的圈套里钻,孩子们的答案永远只有这几类的。而此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开放式的提问,像“小熊会怎么收玩具?”而不是:“小熊会把玩具收到哪里去?“这种提问没有固定答案,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参与意识和自信心。
一个活动不是上完就结束了,要让孩子能灵活的掌握并加以运用那才是最理想的,最后环节的提出能给幼儿一个任务和挑战,从教室出发,再到家里,甚至是在外面玩的时候也能养成整理收拾的好习惯,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